第二天,鹹陽南城門。
守軍已經把周邊清空,隻留了東、西、北三個城門進出。
眾人登上南城牆,遠眺秦嶺山脈。
我指著麵前的土地道:“這片土地東西長四十裡,南北長二十裡,其中灞河、皂河等八水穿越其中,利於水運、農耕。朕想在這裡建新城,眾卿以為如何?”
這個地方當然不是我拍腦門想出來的,秦朝的興樂宮、信宮、阿房宮,及漢以後的未央宮、大明宮都轉移到了渭水以南,現在西安市也在渭水以南,自然有它的優勢。
眾人紛紛點頭,李斯道:“陛下英明,皇帝有言:秦為天下之脊,南山為秦之脊背,此地背靠渭水,南倚南山,實在是建城的好地方。”
我笑道:“如此甚好。”
濟北郡守藺智淵拱手道:“陛下,鹹陽宮位居關中平原之中,信宮等三宮已經在南,若是再往南發展,是否會影響鹹陽氣運?”
濟北郡轄泰山,所以藺智淵比較看重五行風水。
“新城不再建城牆,新增的屋舍僅作為居住、商貿之所。既然沒有城牆,自然不會出現南重北輕的錯覺。而且天子廟將在明年完工,有天子廟在南方,自可鎮壓氣運。”玄學和科學並舉,剛好還能解釋為什麼不建城牆,總不能告訴他們大秦已經有熱武器了。
當時建天子廟時還真沒想過,冥冥之中竟然合了玄學,看來嬴政選這個地方建阿房宮不是沒有道理的。
藺智淵拱手讚同,張櫟有些擔心:“陛下,三宮有宮牆護衛,平日陛下也極少去,若是不建城牆,萬一有歹人作祟,如何防範?而且不利於宵禁。”
張櫟的會稽郡可謂叛賊刷新地,除了白擲,哪次叛亂都跑不了會稽,他有這個擔心可以理解。
“雖然不建城牆,但會如同城內坊市一般分坊而治。南有上林苑,北有鹹陽城,皆駐兵卒,大可不必擔心。況且三宮在南,先皇都未曾修建城牆,如今朕又何懼哉。至於是否宵禁,朕還沒決定,到時候再說。”
趙佗站了出來:“陛下,臣可否認為新城是類似紮寨似的布局?”
我眼前一亮,趙佗這個比喻還真是貼切,稱讚道:“非常對,坊市可認為是各帳,組合起來還真跟駐軍紮寨一樣。”
趙佗建言道:“若是如此,臣以為可在新城四角,按箭塔布局建四座角樓,既可作瞭望之用,戰時也可充當堡壘。此外雖不建城牆,亦可開挖溝渠,勾連八水,以作運輸、防禦之用,且可隔開坊市和三宮。”
“妙啊!”我對趙佗刮目相看,這一點沒想到,看來叫他們一起來群策群力還真起了作用,而且我想到的更多:“不但如此,還可以在塔上蓄水,一旦近處起火,可作防火水塔之用!”
眾人好奇地看著趙佗,沒想到他心思如此細膩。
趙佗反倒有點不好意思了:“臣久在嶺南,也是受到他們的土寨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