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禾話音落下,我沒有開口。
李斯穩了穩心神,拱手道:“陛下,四郡郡守不顧百姓死活,疏於政事,臣請陛下降罪。臣失察,難逃罪責,請陛下一同降罪!”
李斯不由想起了跟李由的對話,早知道餘禾會發現這件事,自己就應該在大朝會講明,如今反倒被動了。
我看了餘禾一眼:“建房、開荒、修陵宮,哪個砍伐的最多?”
餘禾直言不諱:“尤以修建陵宮最多,開荒次之,建房再次之。”
我心中暗歎一聲,既然是嬴政砍得最多,我有什麼可說的呢,怪不得九年間沒有一人敢跟朝廷稟奏。不過強製增戶一事不能輕饒了他們。
“既然是為了阿房宮和驪山陵的修建,就不要追究了。”我話鋒一轉:“不過,強製增戶一事要好好查查。”
餘禾拱手道:“陛下英明。強製增戶必然是為了多征賦稅,其中可能涉及欺壓百姓、苛政濫稅,臣一定追查到底。”
我瞥了他一眼:“朕記得去年長沙郡出事後,曾令你到各郡縣查處貪官汙吏,當時為何沒發現?”
餘禾老臉一紅,小心回道:“回陛下,當時重點查了各地的戶籍、田畝,並未想到山澤林木……臣失職,請陛下降罪。”
我淡淡道:“罷了。以後再有始皇帝三十七年以前的案件,尤其是牽涉到先皇的,除非作惡至今,便不再追究了。”
幾人齊聲道:“陛下英明!”
“百衝,明日朝會將春耕植樹一事擬個章程稟上來。大約就是鼓勵德水兩岸植樹,德水兩岸一裡內禁止燒荒開墾,流經郡縣內每畝田至少要種十棵樹,新秦地則為二十棵,每戶種樹達到百棵以上的,獎予錢帛。他們不是強製增戶多收稅嗎?獎賞的錢帛讓他們自己想辦法!”
“莫要等德水沿岸成為荒漠再追悔莫及,總得給子孫後代留下一片沃土。”
黃河開始渾濁,大概也就在春秋戰國,秦朝時還沒到“黃”的程度。此前我沒太在意,以為是自然規律,現在看來人為的因素更大,或許能補救一些。
————
二月中,紮魯特請求通商的國書到了鹹陽。
一個冬天耗費了近一百五十萬石糧食,朝中已經有人表達不滿,好在起到了預想的效果。
鹹陽殿,朝會。
紮魯特派來的使臣正是哈珠蘇,表達來意並呈上國書後,躬身一禮:“大秦皇帝,魯特大汗十分感激大秦能夠施以援手。如今草木複蘇,將要還給大秦的牛羊已經趕進了牧場,今秋北胡定當如期交還足量的牲畜,請大秦皇帝安心。”
我微笑著虛扶一下:“來使免禮。朕在意的並非粟米和牲畜,而是北胡能夠與大秦重修於好。兩國爭鬥百年,如今魯特大汗能夠為兩國百姓著想,開通商路,朕甚慰。此事乾係重大,朕要和朕的百官商議一下。陳慶,送來使回去歇息。”
典客陳慶領命,帶著哈珠蘇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