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事讓中書謁者府的人去做就是了,你何必親自前去。”
岐綰疲憊的臉上現出一抹微笑:“自從發生了截獲江南監察使奏報之事後,臣就不敢太過放手府中的事了,現在常去看看。”
我點點頭,他辦事從來沒出過差錯,深得我心。
“你跟在朕身邊有五年了,待明年第一次科考結束,遴選出合適的人才,朕便讓你去郡縣赴任。總跟在朕身邊做這些雜事,埋沒了你的才能。到時候也可將中書謁者府交給其他人管。”
岐綰連忙拱手道:“臣在陛下身邊受益頗多,多謝陛下。”
我笑了笑,沒再多言:“儘快將詔令發出去吧,他們準備要些時間。”
岐綰出去後,我想了想,拿起一張紙,將製作水泥的過程詳細寫了出來。
新城的建造要力爭做到最好,水泥就必不可少。這個年代製作水泥的原料倒是不太難開采,隻要把石灰石、粘土磨成麵兒,再煆燒成熟料後,和煉鐵後剩的礦渣同磨成粉就行了。
其中石灰燒製技術秦朝已經非常成熟,高溫高爐經過幾年的煉鐵、燒製瓷器發展,他們已經運用得很成熟了。
前幾天又將大型器械的製造方法跟公輸進講了,隻要有大型器械,破碎原料、磨粉這個最大的問題也得以解決。
如此製作水泥的全部要素都已具備。
不過素混凝土單獨使用極易開裂,還不如夯土路,所以要和石料或者鋼筋配合使用。隻是現在鋼鐵製作兵器、農具都有些捉襟見肘,肯定不能奢侈到用來製作鋼筋鋪路。
想了想,還是用石料吧。秦朝沒有“百噸王”,僅是跑馬車,石料配合水泥足夠使用了,而且地麵夯土密實的話,也幾乎不存在受彎的問題。
如此就要同步改良馬車,馬車就要用到軸承。雖然我改進了水車、大型器械,但其實有個致命的問題,就是用的還是秦朝技術的木軸,用起來效率低下不說,還極易損壞。
如果有球軸承的話,那效率可就大大提升了。不要看在現代社會一個小點的球軸承幾塊錢就能買到,可它的作用極大,能夠提升車輛的運載能力、輪式動力源可以做得更大更耐用、今後必須要製造的機床等等,都要用到它。
關鍵要製作出來球軸承,前提就是要有個能用得過去的機床,NND,閉環了……
直到天色擦黑,耗死了大量腦細胞,我才把秦朝現有的車床雛形,結合現在能夠實現的技術做了改進,同樣畫了一幅圖紙出來。先把車床改進一下吧,確切地說,秦朝的車床隻能算是具備了車床該有的組成部分,跟繅車差不多,真稱不上是車床……
我看了一眼門外,孟合還沒回來,便吩咐岐綰。
“岐綰,把這幾幅圖紙送到將作府,給公輸進。告訴他,水泥不著急,先試驗一下成功了就行,等新城開建再大量生產。至於機床,讓他仔細研究,研究好了去找鐵吾,用精鋼製作機床。”
其他東西都可以用木材、石頭代替,機床這高精尖的玩意可是湊活不了一點。
“另外,製作水泥的原料讓他派人去找,到時候要用到的水泥肯定不少,要提前準備足夠的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