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有些猶豫,他同樣察覺到了我的異常,如果是以前的我,一定會令吳劍和蒙恬率大軍北上,徹底解決匈奴之患,現在著實有點反常。
不過還是道謝坐了下來。
我拿起旁邊的瓷壺,先用熱水將所有茶具燙了一遍,道:“這叫溫具,一是為了讓茶具保持一定溫度,否則熱茶進入冷杯,會大大影響口感。二是可以消毒,殺掉上麵的細菌。”
隨後捏起一撮龍井,大約蓋住中碗底部偏上,倒入熱水,用上蓋不斷地撇去浮沫:“這是泡茶。因為龍井是春茶且是綠茶,芽鮮葉嫩,不用洗茶。如果是葉老茶陳,第一次衝泡就要倒掉,稱為洗茶。當然,倒不是隨便倒,要倒在茶具上,客人可以通過茶杯的留香來判斷茶葉的好壞。朕用上蓋攪動,一是溫度過高會破壞春茶的口感,變得苦澀,二是有些許浮沫,可以撇掉。”
隨後拿起蓋碗將茶倒入公道杯:“春茶葉嫩,大概默念十個數就差不多了。這杯子名為公道杯,蓋碗中的茶水上麵味淡,下麵味濃,倒在公道杯裡可以使每個人喝到的茶濃度都一樣,故名公道杯。”
又拿起公道杯倒給章邯,章邯連忙用手扶著杯子:“茶不要急著喝。先聞香,感受茶葉的香氣;再細品,品茶葉的口感;最後回味,感受茶水通過喉嚨的柔順、唇齒留香。”
一套動作下來,章邯看著眼前不足一口的小杯子,憋了半天:“陛下這泡茶方法哪裡得來的?”
我笑道:“有個好友教朕的,怎麼樣?有沒有感受到茶道的樂趣?”
章邯尷尬一笑:“香倒是挺香的,就是杯子太小了,不解渴,也不如煮的茶解餓。”
我無奈一歎:“真是牛嚼牡丹,白瞎了朕的龍井。”
章邯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好奇道:“陛下哪裡來的茶葉和茶具?”
“桃夭獻給朕的,她在做茶葉貿易。”那天走的時候我讓孟合帶了一套茶具回來,茶葉到了鹹陽後桃夭托嬴蘭給我帶了些進宮,沒事喝喝茶,能靜心。
我細細品味著茶葉的香味,桃夭找人炒的茶還是不錯的,口感很好。
章邯看我不緊不慢地喝茶,有些急了,小心道:“陛下,匈奴的事,陛下是如何打算的?”
他早就忍不住了,兵貴神速,如果等冒頓站穩了腳跟,就要耗費更多的錢糧和兵力解決他。
我淡淡道:“你認為應該出兵?”
章邯點點頭:“如今冒頓剛剛經過大戰,正好陛下答應讓他的信使來鹹陽,我們可以借機迷惑,讓他以為大秦要接受他的議和請求,出其不意地進攻!定能取勝!”
我嗬嗬一笑:“治國如同泡茶,不能心急,需得輕敲細品,才能感受到茶葉的本源。一會你跟朕去熱武坊,去完熱武坊再做決定。”
章邯眼前一亮,隨即又泄了氣:“陛下是想依靠那火藥?可是現在連原料都沒湊齊,恐怕無法大規模生產啊。”
我品了一口茶,應道:“如今大秦不能輕易再動刀兵,朕已經決定了,熱武器沒有研製出來之前,不能再主動發起戰爭。”
章邯神色肅然道:“陛下是擔心耗費錢糧?”
我點點頭,又搖搖頭:“有這部分考慮,但不全是。行了,眾大臣應該都出了鹹陽宮,咱們走吧。”
有時候我甚至覺得,如今的大秦比嬴政剛駕崩的時候隱患還要多。河西好點,東胡、西域、北胡卻還沒有完全掌控在我手中,好像到處都是火藥庫,這次冒頓的出現更是給我敲響了警鐘,還是先老實一段時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