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何顯的忠告(2 / 2)

家父秦始皇 何須言名 3625 字 10個月前

何顯頓了頓,詢問道:“陛下通曉百家,可知墨家分為三派?”

我點點頭:“自然知曉。自墨子死後,墨家學派發生了分化,有稱為秦墨的相裡氏之墨,有被稱為楚墨的鄧陵氏之墨,還有被稱為齊墨的相夫氏之墨,互謂彆墨。你為大秦效力,應當是相裡氏之墨?”

何顯恭敬道:“正是。秦墨務實、楚墨行俠、齊墨思辯。其中齊墨沉溺於爭論辯詰,寄希望於君王自省,這在列國紛爭的大爭之世又如何實現?所以大秦未統一天下前便已經式微;

楚墨則走入另一個極端,崇尚‘濺君子之血,任天下之勇’。他們認為天下無義戰,‘非攻’便是絕對不允許發動任何戰爭!無論是正義之戰或是統一之戰,他們都會選擇幫助被進攻的一方。

至於秦墨,也就是臣所在的一派,之所以幫助彼時的秦國,有兩個原因。第一,秦國律法不論貴賤,隻論其人才能功績,這正合墨家的尚同、尚賢;第二,秦墨認為隻有天下一統才能實現‘非攻’,否則隻要列國存在,戰爭就永無休止。所以秦墨進入秦國,製造各種攻城器械、兵戈弓弩,助大秦統一天下;興水利、築長城、建馳道,助黔首安居農耕,真正實現‘兼愛非攻’!”

聽完何顯的一番話,我陷入了沉思,自語道:“楚墨名義上是以戰止戰,卻使列國弱者長存,延長了天下大亂的時間。而秦墨才是真正的以戰止戰,既然列國征伐不止,那直接選擇一個強的,迅速兼並列國,天下一統後自然沒有了戰爭。”

隨即抬起頭看著何顯,讚歎道:“妙啊,這不就是救死扶傷加特林嘛,既然用醫術救不過來,好不容易救活了你還接著去打仗,那不如直接發明一個人命收割機,讓你丫一提到打仗就顫抖!怪不得先皇如此重用你們,真可謂與先皇誌同道合!”

我又刷新了對嬴政的認知,不愧是始皇帝!秦墨支持大一統、李斯力挺郡縣製、無數功臣能善終,身邊聚集的全都是誌同道合的人!就隻是識人用人這一條,誰還敢說秦國有六世積累隨便換個人都能統一天下?

何顯雖然不知道什麼是加特林,卻聽明白了我自語的話,讚同道:“陛下所言不錯,正是如此!”

我消化了一會,繼續問道:“此事與你和公輸進有何關係?”

何顯解釋道:“秦墨初入秦乃是秦獻公時期,至惠文王時的腹黃複、唐姑果、纏子等,彼時墨家還未分出彆墨。及至皇帝之時,相裡勤的弟子五侯受命以秦墨钜子之名入秦,幫助皇帝統一天下。但此舉招來了楚墨的極力反對,認為相裡勤是助紂為虐,鄧陵子便派出了無數遊俠刺殺相裡勤、五侯,乃至皇帝!”

我皺眉道:“看來楚墨的人太過偏執,不懂天下一統才是對黔首最好的。”

何顯點點頭,讚同道:“陛下英明。相裡勤不久後便病逝,皇帝身邊禁軍如雲,又如何能夠近身刺殺。於是楚墨便將目標轉向了五侯,但彼時的五侯也已經年老體衰,無法再為皇帝效力,便將钜子之位傳給了相端。為了保護新任钜子,對外仍稱五侯為钜子。同時為了不使新任钜子暴露,又奏請皇帝,挑選精明弟子豫進以公輸家之名統領秦國匠人,使秦墨不顯於世。”

我恍然大悟,驚訝道:“你就是秦墨钜子相端?那個墨家弟子豫進便是公輸進?”

何顯點點頭,苦笑一聲:“陛下英明!臣之所以取名何顯,便是感歎秦墨何時能重現於世!”

我好奇地打量著何顯,感歎道:“怪不得在驪山的時候公輸進那麼維護你,原來你才是他的老大!朕還奇怪為什麼明明墨家在大秦居功甚偉,首領卻是公輸家的人,原來如此!如今天下已經安定,待回鹹陽,朕會為你、為秦墨正名!”

何顯微微搖頭,神色嚴肅道:“臣向陛下坦白,並非為此。臣觀陛下的護衛數量較皇帝出巡遠甚矣!所以特來提醒陛下,進入舊楚地時一定要小心楚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