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削減北地秦軍(1 / 2)

家父秦始皇 何須言名 3512 字 10個月前

九月底,參加大朝會的官員基本都已經到了鹹陽。

四海殿。

三公和蒙恬、王恪坐在殿中,我看了幾人一眼,詢問道:“蒙將軍,北地現今如何?”

蒙恬拱手道:“回陛下,現在匈奴已滅,北胡依順,北地周邊除了有個大月氏外皆以平定。西域歸附,大月氏也不敢再侵擾邊關,並無戰事。”

我點點頭,微笑著問道:“如此甚好,隻是北地還有三十萬大軍,除去調往河西的兩萬,也還有二十八萬,每月的糧草耗費不是一個小數目,你有何想法?”

眾人一愣,瞬間明白了我的意思。

李斯不著痕跡地看了蒙恬一眼,蒙恬心思回轉,遲疑道:“陛下,臣以為北地的秦軍是多了些,不過還有大月氏和呼羯在西北狼視,匈奴也剛剛平定,存在反叛的風險,臣以為,是否讓北地的秦軍分出一部分往匈奴去?”

我看著他將月初討論的關於匈奴的打算大致說了一遍,末了道:“所以並不需要秦軍去草原上,那樣除了增加糧草消耗外並沒有益處。”

蒙恬心思靈通,當即拱手道:“既然如此,可將北地的邊軍抽調一部分回師,隻留下一部分駐守長城,陛下以為如何?”

看他表情並沒有什麼異色,我很是滿意,繼續道:“此法可行,你覺得留多少人守衛長城比較合適?”

“有吳劍的騎兵在北,臣以為十萬人足矣!”蒙恬略一思索報出了一個數字。

涉及長城安危,他應該不會隨便報人數,我讚同道:“以防萬一,還是多留些人,就讓十二萬人駐守長城吧。至於剩下的十六萬,也不必回師解散,現在九原郡麵積突增,有許多適宜耕種的土地,朕設置了許多縣,但缺少耕作的人口。朕意,十六萬秦軍效仿嶺南,就地屯墾,你們以為如何?”

北地邊軍與嶺南不同,嶺南沒有成規模的威脅,可以輕易實現屯墾,但北地有遊牧民族的威脅,此前秦軍專事征戰,並不從事耕種,雖然有修建長城的刑徒就地落戶,但也隻是稍微緩解了糧草需要,大部分仍然需要甘泉倉供給。

此前我就有這個想法,司馬礪也曾經提出過,但那時候匈奴和胡人的威脅還在,即便有長城拱衛,屯墾也是找死。現在條件成熟還是要儘快實行,減輕朝廷的負擔。

而且就地屯墾的那些人還是秦軍編製,這樣做也不會讓蒙恬認為我是在有意削減他的軍權,更能接受點。

三公自然無異議,皇帝要軍權誰敢阻攔?蒙恬也沒看出來有什麼不滿,當即領命道:“陛下英明!此舉正可以開拓九原,同時也能精簡秦軍人數,留下精銳士卒,臣以為此舉可行!”

我點點頭,繼續道:“另外從十二萬人中抽調出忠誠度高、年輕聰明的士卒一萬人,駐紮甘泉。除了王恪,你們都已經知道了火槍兵的存在,現在火器的打造雖然停止了,但火器的改進和火槍兵的訓練還是在繼續,絲毫沒有鬆懈,朕要這一萬人去甘泉學習火器使用和作戰方法!”

章邯微微點頭,熱武坊是他在管理,自然知道我對火槍的威力還不夠滿意,那些人都在加緊改進火槍,同時在鑄造威力更大的火炮!

蒙恬同樣沒什麼意見,拱手稱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