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四海殿,我和章邯在地圖前並立。
“章邯,你命封踏從北胡趕往河西,讓他重新組建一支騎兵!”
章邯有些不解,疑惑道:“陛下,吳劍的三萬騎兵連年征戰並未有多少損失,也都及時補充了,為何還要讓封踏再組建一支騎兵?”
我看著河西走廊,解釋道:“現在兩萬精銳北地軍已經開拔往甘泉而去,待冶鐵府將兩萬支發射鉛彈的火槍打造出來就要開始新軍的訓練!此次大規模裁撤秦軍,必須要做好準備填補軍力的缺失。”
章邯明白了一些,試探道:“陛下說的是火槍兵與騎兵相結合的新軍?”
我點點頭:“大秦軍府的教材你都看過了,其中強調了火槍兵和騎兵協同作戰的重要性,沒有騎兵,火槍兵與冷兵器作戰討不到什麼便宜,兩者結合才能發揮遠超這個時代的威力。吳劍的騎兵已經形成了定式,不太好轉變觀念,而且擔負著鎮壓草原的重任,還是重新訓練一支騎兵較為妥當。”
章邯了然,讚同道:“陛下英明。火炮也在打造之中了,若是需要與騎兵配合,確實要提前使戰馬適應炮聲和火光。”
我擺擺手,兩人落座:“你這個太尉要對火槍有正確的認識,論射程,火槍甚至不如強弩,作戰講究一寸長一寸強,手長就是有碾壓性的優勢。但朕為何還要這麼看重火槍呢?原因就在於它是一種顛覆性的武器,最大的優點就是殺傷力比弓弩強,彈藥攜帶方便,有足夠的威懾力!因此作戰要利用火槍的威勢,首戰即擊潰敵人,絕不能給他們了解火槍作戰方式的機會!”
章邯緊鎖眉頭,有些擔憂道:“依陛下所說,天下還有許多國家,有的甚至不比大秦弱,火槍兵出現的多了總會被有心人關注,到時候豈不是失去了攻心之用?”
我嗬嗬一笑,淡然道:“如果大秦的火器隻停留在燧發槍的階段,自然會出現這種情況,不過朕給豫進的可不隻有燧發槍的打造方法,要不然你以為他為什麼整日鑽研那個看起來並沒有什麼作用的機床?”
章邯恍然大悟:“陛下是說威力更大的火器需要機床造出來之後才能改進?”
“不錯,燧發槍的結構較為簡單,零件手搓也能搓出來,可是耗費人力巨大,上次僅是打造五千支動用了多少人你是知道的,更進一步的膛線槍則必須依靠機床,手搓幾乎造不出來,可威力卻遠遠大於燧發槍,一旦膛線槍和膛線炮造出來,手長的就是秦軍了。”
章邯點點頭:“臣明白了,既如此,臣立刻去辦,陛下所言臣也會提醒甘泉的火槍軍!”
“去吧。”
————
五月底,泰月興奮地找來了。
“陛下,六分儀造出來了!”
看著泰月呈上來的六分儀,我微微點頭,像那回事!
隨後又仔細研究了一番,實現六分儀的功能完全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