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分散權力(1 / 2)

家父秦始皇 何須言名 3425 字 10個月前

章台後殿。

我望著齊涼微笑道:“怎麼?不願意去嶺南?”

齊涼哪敢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連忙拱手道:“陛下,臣隻是擔心有負陛下所期!”

“言不由衷!”我收斂了笑容,嚴肅道:“趙佗不能說是庸才,可也不能說是天才,他被你耍得團團轉,你還沒有信心比他做得好嗎?朝廷最不缺的就是護軍、監禦史這類職位的人,隻要對朝廷忠心,找茬誰還不會嗎?去嶺南是不如在鹹陽舒適安逸,可天天窩在鹹陽能有什麼出息?做這種沒有核心競爭力的職位將來你還有什麼更進一步的可能?”

一番話講完,齊涼慚愧道:“謝陛下教誨,臣明白了,陛下的吩咐臣絕無二話!”

我滿意地點點頭,像他這樣的人就得給他壓力,不然發揮不了他的才能。

轉頭對李斯道:“李相,趙佗等一乾逆賊雖然已經伏誅,但嶺南的事還是要仔細考慮一下,你有何想法?”

李斯可謂神清氣爽,趙佗的死讓他舒服多了,聞言拱手道:“陛下,臣以為此次叛亂皆由趙佗手中權力過大所致,在陛下任司馬礪為桂林郡守之前,趙佗一人身兼三郡郡守、嶺南將軍長達十餘年,即便去除了桂林郡也仍然有兩郡歸於他的治下,倘若郡守另有其人,趙佗隻任嶺南將軍,南海倉便不會出事,趙佗得不到軍糧也不敢隨意反叛!”

李斯的想法與我不謀而合,任誰手握七十萬大軍、三郡之地十餘年都難保不會生出異心,若是朝廷再慢慢削減他的軍權,造反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

“李相所言甚為有理,馮劫,你以為呢?”

馮劫略一思索,拱手道:“陛下,當年皇帝之所以使三郡全歸趙佗一人執掌,便是因為嶺南產糧不足、黔首窮困,若是劃分為三郡各自執掌,恐怕無法自給自足。如今嶺南在陛下聖明的決策下,有了製糖、水稻、手工業等農工發展,還在籌備橡膠作坊,已經使黔首的生活得以維係,然若是三郡各自治理,按照其他各郡稅製收稅,臣唯恐黔首重歸窮困!”

餘禾也適時道:“李相和馮相所言有理,臣附議!”

我點點頭,的確有這個風險,扶貧的最終目的是讓當地形成良性循環,如果扶貧之後再返貧,想重新扶起來就難了。

“章邯,你怎麼看?”

“回陛下,現在秦軍已經改變為義務從軍,不但有糧餉,還有豐厚的役畢補償,臣以為秦軍就該專注於征戰,以及按照陛下要求的,黔首有難無法自處時秦軍相助,本就不應該插手朝廷政務!”

“好。”我掃視一圈眾人:“既然諸位都讚同,那便照此做:其一,嶺南將軍隻管嶺南大營專戰之軍及征戰之事;其二,兩郡由李相挑選合適的人任郡守,呈朕之後兩郡歸於郡守治理;其三,結合嶺南三郡計然情況單獨製定稅法,產於嶺南的財貨在嶺南三郡內流轉按照特定稅法收稅,在三郡外流轉則按金布律收稅。”

李斯拱手道:“陛下英明,如今三九運河即將建成,建成之後相信能夠將嶺南的糧食、布帛等更方便地運到關中來。”

“李相說到這裡朕想起來了,三九運河大概什麼時候能修建完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