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讚同道:“陛下英明,如此取用方便、安全無虞,朝會結束後臣便安排人前往五地勘探適宜修建大倉的地方。”
“很好。”
百衝隨即起身:“稟陛下,新的造紙坊已在新城建成,是否即日開始生產衛生紙?”
我沉吟了一下:“可以先開坊實驗,如果造出來的衛生紙沒有問題,便先行製作一批成品出來,觀察黔首反響之後再做進一步規劃。”
“臣遵命!”
“李相,南海郡和象郡的郡守是否已經選好了?”
李斯緩緩道:“臣正欲回報陛下,象郡高宣原為當地郡尉,趙佗以蠻人威脅高宣為由屢次要求其向南推進,高宣在不斷向南開拓的同時考慮黔首衣食,當地黔首交口稱讚,此次叛亂也已查明與其無關,臣提議由高宣就任象郡郡守!”
“嗯,他原是郡尉,對當地情況比較熟悉,又是蠻人聚集最多的地方,讓他為郡守正合適,可。”
“至於南海郡,那裡是嶺南三郡中最為富庶所在,且有嶺南軍大營、秦南水軍大營,是嶺南咽喉,暫時沒有合適人選,臣還在遴選中。”
“嗯。”我想了想,開口道:“李渠現任何職?”
李斯自然聽出了我的言外之意,恭敬道:“現任眉縣縣令,眉縣縣令去冬因病亡故,李渠身為眉縣縣丞,便接替了縣令一職,雖任時較短,仍有賢名。”
我扶了扶額頭,縣令的任命都要經過我同意,不過整個大秦那麼多縣令,實在記不住:“讓他來見朕,倘若考察尚可,便任南海郡郡尉,代郡守行事。”
眾人聞言心思各異,當年李信一場大敗直接斷送了自己的前路,曾聽聞他要求自己的孩子不允許再進入朝廷,如今非但再次為官,看樣子還要受到重用,小心思立時活泛了起來……
————
三日後,章台後殿。
我打量了李渠一番,殿試那天離得遠,今日細觀倒是一表人才。
“李渠,你可學過兵法?”
李渠有些惶恐,恭敬道:“回陛下,讀過幾本兵書,算不得熟稔。”
“倘若你為一郡之守,現有一軍意圖叛亂、一軍態度不明,你當如何行事?”
李渠略一思索,小心應道:“秦軍但有異動需得陛下虎符、詔令,叛亂之軍已無法控製,不明之軍臣無權調動,若是臣為郡守,臣會派人與不明之軍將領商議對策,使其互攻,同時固守郡治、派人稟明陛下,不許兩軍入城。”
我笑了笑,雖然沒有什麼亮眼的操作,但此法是最為穩妥的,擺手道:“去丞相府,即日赴任南海郡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