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鹹陽下起了第一場大雪。
章台宮不但寬廣許多,取暖功能也非常完善,在殿中如沐春光,望著殿外被皚皚白雪覆蓋的一層銀裝彆是一番景色。
叔孫通和豫進兩人正在主殿編製教材,不時吃點給他們準備的點心,經過這十幾天的相處,兩人倒是沒那麼拘束了,剛來的時候彆說吃東西,就連喝水、如廁都恨不得稟我一聲。
聽到外麵傳來沙沙的聲音,我放下手中的奏報。
“誰來了?”
“回陛下,是計然令。”
不多時司馬礪走了進來,躬身一禮:“參見陛下。”
我擺擺手:“坐吧,何事?”
司馬礪從懷中取出一份奏報呈給我:“陛下,這是成衣坊製成的棉衣清單,總計十萬件,各種樣式、大小的都製作了一些,是否要開始售賣?”
我接過清單,上麵詳細羅列了棉衣的數量。
“已經第一場雪了,早該售賣的。”
司馬礪頓了頓,開口解釋道:“本欲大朝會之後便開始售賣,不過很多成衣坊擔心這棉衣保暖效果雖好,但價格非常昂貴,怕是沒人能買得起,隻靠那些達官貴人買不了多少。”
我將清單放下,蹙眉道:“這是沒辦法的事,大秦有近五千萬人口,河西和西域棉花種植規模已經在以極快的速度增長,第一批棉衣的價格肯定不會低,不過朕倒覺得不必擔心賣不出去,大秦有錢人多著呢,隻是有些隱藏的很深罷了。”
司馬礪微笑道:“陛下說的是,那臣便安排開售了。”
“售價幾何?”
“成人的一件十錢,孩童的雖然小,但製作起來並不容易,一件八錢。”
我點點頭,沉吟道:“的確不便宜,普通黔首一個月也不一定掙得到十錢。”
隨即擺手道:“你看著辦吧,市場行為朝廷儘量不要乾預,若是賣不出去讓那些成衣坊自己想辦法,降價也好、囤積也好,隻要不出現奇貨可居的情況隨他們去。”
“臣明白。”
“另外西域和河西的棉花種植規模要進一步擴大,那裡不適宜種植糧食,氣候很適宜種植棉花,在那裡使用昆侖奴亦不會違反大秦國策,一方麵能提供棉花,另一方麵也可以給當地黔首尋個出路,如此得天獨厚的條件要好好利用。”
司馬礪略一思考道:“陛下,臣有個想法不知當不當講。”
我嗬嗬一笑:“這可不像你的性格,當年百家學宮初遇,你跟朕講的可是頭頭是道。”
司馬礪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拱手道:“臣是這樣想的,草原十六郡的城池已經建造完畢,那裡的刑徒除了開拓一些土地、替朝廷放牧外作用並不是很大,北地也很適宜種植棉花,不如把他們遷到北地種植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