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一出,一眾匠人急忙收斂表情,紛紛點頭應是。
李讓也不繼續廢話,按照說明書上的工序和順序,開始指揮匠人們組裝。
熱氣球,李讓作為“發明者”,自然不會陌生。
而大唐的匠人,能以手藝為生的,基本上技藝都不會差。
李讓負責指揮,匠人負責動手,城樓上便開始有序的忙碌起來。
然後,不出意外的,將城樓之上正在烤火休息的將士們全都吸引了過來。
漢人愛湊熱鬨,這是潛藏在基因裡的喜好。
尤其是當方老五神神秘秘的將熱氣球會飛天的消息傳播出去之後,聚集在城樓上的將士就越來越多。
甚至連正在值守的將士,都忍不住好奇的回過頭來。
畢竟,飛天這種事情,可以說是每個漢人的夢想。
漢人自古以來就有著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筆的遠大誌向。
一件能帶著人飛上天的東西,對於漢人的吸引力,遠比低級的肉欲要來得強烈。
全部聚集在一起,靜靜的看著匠人們忙碌,卻不敢發出一丁點聲音的將士們就是最好的證明。
對眾人的圍觀,不管是李讓,還是一眾工匠,俱是視而不見。
因為將人們組裝著組裝著,便發現這些東西遠不是看上去那麼簡單,而是每一樣零件非常詳細精密。
誰能想到,幾片木頭做成的扇葉組裝起來,加上一個木製的軸承,再加上一個滑輪,隻需要用幾個齒輪控製滑輪便能讓扇葉轉動起來呢?
這不是比扇子要方便得多?
做一個出來,夏天都不用怕熱了。
匠人能成為匠人,看這些東西的眼光自然不會差。
幾乎是一些零件組裝起來的瞬間,他們便想到了其他的用途。
再比如控製火苗大小的風箱,若是裝在煉鐵煉鋼的高爐上麵,是不是就能讓爐子裡的火燒得更大,溫度更高?
要知道大唐的冶鐵工藝雖然比起前朝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如何提高火爐的溫度,一直都是困擾諸多匠人冶煉出好鋼鐵的最大難點。
匠人們一邊組裝,一邊思索著這些東西的其他用法。
相比之下,李讓就要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