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召李讓和安修仁回長安受賞,眾人倒也能理解。
李讓和安修仁與李靖不一樣。
李靖手中的大軍,大半出自長安十六衛,李靖肯定不可能拋棄大軍率先回長安的。
李讓和安修仁麾下,則儘是鬆州本地守軍。
現在戰爭結束了,鬆州軍肯定還是要留守鬆州。
李讓和安修仁就可以先回長安,享受他們該得的榮光。
聽完房玄齡提出的三條賞賜方式,李世民不由得沉吟一瞬,環視一圈滿朝文武,問道:“諸卿以為呢,如此封賞方式,是否妥當?”
“臣以為,理當如此!”
長孫無忌率先站出來表態表示同意。
而其他大臣,見兩位宰相都已經達成了一致,自然不會再有什麼意見。
紛紛出言表示附議。
見房玄齡的提議全票通過,李世民也不再墨跡,當即大手一揮道:“傳令,令大唐人民日報,將鬆州大勝的消息刊登上頭條,傳閱天下,讓百姓們也都樂嗬樂嗬。”
李世民開始下旨,秘書丞顧新當即開始起草旨意。
如今,顧新也算在朝堂站穩了腳跟,不僅負責輔助三省處理政事,起草詔書,複核聖旨之類的重任,也逐漸落到了他的肩上。
李世民語氣不停,繼續吩咐道:“唐儉,你替朕走一趟鬆州,替朕好好的犒賞一下三軍將士。”
聽見李世民點名,唐儉快步出列,笑道:“臣領旨。”
“另外,再起草一份詔書,授定遠將軍李讓,為銀青光祿大夫,賜金魚袋,涇陽縣侯,左衛將軍安修仁為通議大夫,賜銀魚袋,其餘校尉以上軍官,授朝散大夫,賜告身,冠服,印信各一套!”
這話一出,滿朝文武頓時愣住。
房玄齡愣神一瞬,不由得低聲道:“陛下,如此封賞昭應縣侯,會不會有些過重了?”
房玄齡一開口,其他朝臣也急忙上前出言反對,皆是認為對李讓的封賞過重。
李世民方才說出來的三個官職,銀青光祿大夫,通議大夫,朝散大夫,都是散銜,即有官職,無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