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記仇的大佬(2 / 2)

初唐小閒人 子率以正 2779 字 9個月前

就憑他逮到一個賊酋,獻上一個製鹽之法的功勞,頂了天也就是像安修仁一樣封個侯爵。

傳國,聞聞味道就行了。

整個大唐,才幾個傳國爵爺啊!

聽李讓和安修仁說起草原上的舊事,安修仁也是一臉感慨之色的搖頭道:“草原上那一戰,應該算是吾等此生最驚險的一戰了吧,八百人深陷突厥大營,某現在都還能回想起來當時內心的惶恐,若非李小子,我們區區八百人,隻怕給突厥人塞牙縫都不夠。”

聽完安修仁的感慨,唐儉頓時收斂笑容,點頭道:“這事兒,老夫記李靖老匹夫一輩子,這一回,李靖老匹夫平滅吐穀渾,老夫可是聽說他放走了不少潰兵,甚至放任伏允之子伏順朝鬆州逃竄,險些亂了鬆州的布置,待李靖老匹夫回朝,老夫定要在陛下麵前參他一本。”

這話一出,李讓和安修仁頓時一愣,旋即有些無奈的對視了一眼。

一切儘在不言中。

李靖當初不顧大唐使節團生死,悍然朝突厥大營發起進攻的事情,可以說是做得非常不地道。

儘管站在戰略層麵的角度來看,李靖此舉沒有任何問題。

可偏偏大唐的使節是唐儉。

縱橫家的人,不僅不好惹,而且還很記仇。

就這件事情,估摸著等到唐儉老死,到了墳墓裡,都還要在墓誌銘上留字咒罵。

唐儉沉浸在仇恨裡,完全沒有注意到二人的神色變化。

他低聲咒罵幾句,忽然偏過頭,看著安修仁問道:“老夫在長安看見的捷報上,寫的是你帶人全殲了吐穀渾潰兵,你沒將伏順的人頭帶回鬆州嗎?”

安修仁一怔,旋即苦澀地笑道:“末將哪有那時間啊,當時末將麾下就一千精騎,前有萬餘吐穀渾潰兵,後有吐蕃追兵三千多人,末將能全殲吐穀渾潰兵,還能從吐蕃人手中逃得性命就不錯了,至於去分辨誰是伏順,末將是真沒心思,也沒時間。”

聞言,唐儉微微皺眉,歎氣道:“可惜了,若是有伏順的人頭在手,老夫此次定能將李靖那老匹夫參進大獄,可惜!”

這話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