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蜀中的特性(2 / 2)

初唐小閒人 子率以正 3233 字 8個月前

其中除了地理因素之外,也與蜀中沒有什麼世家大族有關。

蜀中作為大唐最富庶的地方之一,整個盆地的四麵八方都被大山包裹,唯一能夠聯通蜀中與大唐之地的劍閣五尺道,卻也是驚險萬分。

自古以來,便有燒掉劍閣七百裡,蜀中彆是一洞天的說法。

這裡的劍門,指的便是白帝城所在夔門古道。

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蜀中溫暖濕潤的氣候,同時也將蜀中和中原王朝隔絕開來。

同時,蜀中遠離中原的地理環境,注定了蜀中之地催生不出什麼地方性的大族。

就算偶爾有那麼一兩家出現,也會在發跡之後迅速搬離蜀中,去往距離政治中樞更近的地方居住。

種種原因相加,導致長安的勳貴想要將手伸進蜀中之地,根本無法依靠迂回騰挪聯合當地豪族的手段,隻能選擇培養自己的人手前來侵占市場。

而蜀中劍南道各州的官員,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派係,很難為唐儉所用。

所以唐儉選中了劉存這個黑水縣縣令。

劉存,本身出自於一個三流小士族,其家族沒有力量支持他更進一步,所以他才會在黑水縣一待就是這麼多年。

照理說,像劉存這樣,一個下縣的縣令,還不至於能被唐儉這樣的大人物看得上眼。

可有些時候,人的運氣來了,就是擋都擋不住。

劉存就是一個擁有大氣運的人。

放在以前,劉存備足厚禮想要見唐儉一麵,可能還得看唐儉的心情怎麼樣。

但劉存偏偏就非常好運的趕上了吐蕃人犯邊。

而他治下的黑水縣,恰好又被李讓和安修仁選做了安置鬆州數萬民眾的大後方。

於是,一個安民保境的大功,就這麼落在了他的頭上。

整個鬆州一戰,戰事上,李讓是當之無愧的頭功。

可政治上,功勞最大的人就變成了劉存。

靠一縣之力收容數萬民眾,並組織民眾開墾了水渠,挖了許多水庫。

更難得的是,治下陡然多出來數萬人,整個黑水縣竟然沒有出什麼大亂子。

穩定後方保境安民的功勞有多大?

參考劉邦如何賞賜蕭何就知道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