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一群沒人敢管的事兒逼,李讓要帶他們走,豈不正中書院的下懷?
田襄有些驚疑不定的看著李讓,試探著詢問道:“侯爺不會反悔吧?”
“當然不會!”
李讓咧嘴笑著回了一句。
田襄和其他幾個老家夥不動聲色的交換了一下眼神,旋即點點頭道:“可以,殿下帶走他們,反倒是幫了我書院一個大忙,不知侯爺的第二個條件是什麼?”
李讓挑了挑眉,笑道:“這第二個條件嘛,我還沒想好,等到書院合並之後再說,總之,不會讓你難辦就行。”
“這......”
田襄有些遲疑,其他幾個老家夥也是麵麵相覷。
沒想好的條件,萬一到時候他們辦不到,豈不是要完?
看著幾人遲疑的樣子,李讓不由得再度寬慰道:“放心,本侯既然承諾不會讓諸位難辦,那這第二個條件便不會超出諸位的能力範圍。”
“這個,能否容老夫思量一下?”
“可以!”
李讓點點頭,也沒有催促。
第二個條件,他現在確實沒有想好,隻有一個大致的方向,具體的實施方式則是還在思量之中。
而且他的第二個條件,也隻有等到兩院合並之後才有實施的條件,因此他這也不算欺騙幾個老家夥。
田襄則是和幾個老家夥竊竊私語,開始商議起來。
李讓說第二個條件需要等到兩院合並,那就是說,兩院合並肯定是未來的大方向和大趨勢。
他們在推測,李讓有什麼事情是需要兩院合並之後才能實施的。
可惜,推測了好半晌,幾人依舊是一頭霧水。
因為他們根本想不到,李讓究竟要用兩院合並的事情來達成什麼目的。
商議了好半天,幾個老家夥不由得有些遲疑起來。
他們讒李讓的獨門學問不假,但他們也同樣擔憂答應李讓之後,他們將會付出令他們難以承受的代價。
至於李讓的保證,在他們眼中,政客的保證和屁話沒有什麼區彆。
今天有用,今天就可以許諾,明天沒用了,明天再出爾反爾,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李讓見幾個老家夥遲遲不回應,也沒用催促,隻是提起了筷子,繼續吃著書院提供的山珍海味。
他大概也能猜出來幾個老家夥的心思。
無非就是預測他在書院合並之後要做什麼。
但...不是李讓看不起他們,以他們的思維和見識,李讓再給他們一百年,他們也猜不到自己準備用新式學問替代他們的那些機關術和舊學問。
畢竟,這本身就是老家夥們的訴求之一。
隻是老家夥們是想要讓他的學問和百家的學問並存,而李讓要做的,是徹底將新式學問與他們舊學問融合,剔除掉百家對書院的影響。
這樣的事情,俗稱卸磨殺驢,或是過河拆橋。
但這樣的事情,李讓必須要做。
既是為了書院能夠長久的發展,也是為了讓人們的思維不再局限於舊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