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年輕宰相(1 / 2)

初唐小閒人 子率以正 4544 字 9個月前

聽見李世民欲要親征薛延陀,李讓不由得沉默了一下。

李世民的意思他聽懂了,大唐的糧食大豐收,導致了農戶已經不甘心虧本種地,轉而開始謀求其他生路。

簡單來說,當糧食足夠填飽所有人肚子,並還有極大剩餘的時候,也就到了階級矛盾爆發的時候。

人,唯有吃飽了肚子,才會有多餘心思去想更多東西。

比如,渴求人權,或者圖謀政治權利。

而李世民親征薛延陀的目的,便是為了轉移矛盾。

戰爭這種東西,在絕大多數時候,都是政客為了謀求自身利益時采用的絕佳手段,因此古語才會說戰爭是政治的延續。

而現在,大唐就需要一場戰爭,一場能夠消耗糧食,解決邊患,轉移國內矛盾的戰爭。

唯有糧食被消耗之後,百姓們才會繼續回到土地上種地。

唯有戰爭勝利之後,那些欲謀求自身利益的尋常人,才能得到軍功賞賜。

想要保持一個國家的活力,在高層結構不變的情況下,就必須要不斷的更換中層人才。

沒有什麼比戰爭更好的方式了。

沉默片刻,李讓問道:“陛下親征薛延陀,還是留太子監國嗎?”

“不錯,朕親征薛延陀,肯定要有人留下來看家的!”

李世民毫不猶豫地點點頭,頓了頓,繼續說道:朕本來是打算留下輔機和玄齡輔助承乾,但輔機不肯,他說他已經許多年未曾上過戰場,要求朕帶著他一起,朕也不好拒絕。”

李讓一愣,小聲詢問道:“有房相在,應該也用不著臣去朝堂上吧?”

李世民沉吟片刻,淡然說道:“朕讓你去朝堂上輔助承乾,主要是因為你與承乾年紀相仿,有衝勁有乾勁,再有玄齡把控大方向,當可保長安無虞,大唐無虞。”

“臣明白了!”

李讓微微頷首,心裡對李世民的用意,也逐漸明白了幾分。

如果他沒猜錯的話,這應該又是一個考驗,一個針對他和李承乾的考驗。

李世民親征薛延陀,帶走了滿朝文武,獨獨留下來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房玄齡,又將李承乾放在監國的位置上,讓他去輔助。

可以說是搭建出了一個完美的造反條件。

李承乾但凡是個有野心的,隻需在李世民深入草原之後,利用大唐人民日報將李世民戰死在塞外的消息散布出去,天下必定人心惶惶。

他再趁勢登基,將長安的防務掌控在自己手裡,則天下可定。

屆時,再以迎回先皇遺體的名義征兆大軍北上,李世民孤懸塞外,沒有任何補給,以有心算無心之下,李世民必敗無疑。

就這樣的條件擺在麵前,這要說李世民不是為了試驗李承乾和他有沒有反心,李讓倒立吃屎都行。

李讓心思電轉之間,李世民繼續開口道:“朕六月二十四會帶著大軍出征,屆時,你便以參知政事的身份,輔助太子處理國政吧!”

“參知政事?”

李讓一愣,忍不住反問了一句。

李世民平淡道:“有問題嗎?”

“沒...沒有!”

李讓果斷搖頭,心裡卻是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猜測。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