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長安(2 / 2)

初唐小閒人 子率以正 6652 字 10個月前

肉是前些日子剩下來的野豬肉,為了防止變質,李讓用鹽做成了醃肉,所以吃的時候需要先煮掉肉上麵的鹽。

這個時代的野外的環境好得令人發指,桃林中便有不少嫩得出水的野蔥,挖出的蔥頭足有指節大小。

不一會兒李讓就挖了好大一籮筐。

挑出一些大的蔥頭來炒肉,剩下的小的也不用浪費,放進盆裡使勁搓揉幾道,將泥土搓進水裡,剩下的就是白白嫩嫩的蔥頭。

燒點開水放涼,洗出一個陶罐,將蔥頭全部放進去,再把溫水倒進去,加點鹽,這樣泡幾日蔥頭就會變酸,到時候用來下飯或者做菜都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

在後世的時候,李讓每年回鄉下都要帶許多這樣的野菜進城。

每一次,總能收獲城裡那些狐朋狗友的一致好評。

想到後世的生活,李讓的心不知不覺又有點酸澀起來。

迅速整理好情緒,李讓開始將煮熟的肉切成巴掌大小的薄片。

醃過的肉在炒的時候就不用再次放鹽,新鮮的蔥頭加進去,不僅能補充維生素,更是能很好的中和肉裡麵的油脂。

安修仁和唐儉已經練成了一個獨特的本領,隻要李讓的飯菜做好,他們便會恰好從李讓的視線裡露頭。

一開始的時候,唐儉還會說什麼君子遠庖廚之類的屁話,但吃過幾頓李讓做的飯菜,什麼君子遠庖廚就被他拋之腦後了。

隊伍裡已經沒有白麵了,所以今天的主食是糜子飯。

一大海碗糜子飯,蓋上一大勺油汪汪但又不膩的蔥頭炒肉,吃得兩人大呼過癮。

吃完飯,兩人照例誇讚了一番李讓的手藝,便又不見了蹤影。

在涇陽縣城外休整了一夜,眾人的精神狀態都恢複到了頂峰。

他們臉上的笑容寫滿了他們對家之一字的眷念。

李讓的興致不怎麼高,他原本也是有家的,但現在,他是個孤兒。

下午時分,長安城的城牆映入眼簾。

李讓抬眼望去,心臟像是被人攥住一般狠狠地收縮了一下。

“這就是長安嗎?”

看著遠方像是巨獸一樣匍匐在關中平原正中央的長安城,李讓忍不住喃喃自語了一句。

長安,一座承載了漢人所有輝煌歲月的城池。

漢、唐,兩個漢人曆史上最為巔峰的時代,皆定都於此。

城牆高聳入雲,宛如一道巨大的屏障,城牆上刀劈斧鑿的痕跡無不訴說著這座城池經曆的過往。

厚重的曆史感撲麵而來,沉重得令人窒息。

用了許久,李讓才忍不住從那股令人窒息的感覺中抽身而出。

“這裡就是長安!”

那座大氣磅礴,承載了無數輝煌的長安,那座經曆了無數歲月的血與火的洗禮,依舊屹立不倒的長安。

雖然明知這座長安城不是古長安,而是前隋大匠宇文愷新修的大興城,但它還是逐漸與李讓想象中的長安逐漸重合起來。

...

長安城西北三裡外的送彆亭,一個氣度儒雅,頜下護著三縷短須,身著明黃色長袍的男子,雙手負後站在亭子的入口處。

以男子的氣度神態,任誰看了也要誇讚一聲龍章鳳姿天日之表。

男子的身後還站著兩人,其中一人須發花白,氣度斐然,望之年歲與唐儉相仿。

另一個人身材比之兩人稍顯矮小,年紀比正中那個青年略大些,一雙眸子裡滿是陰沉之色,高高的腦門隆起,卻是天生異象的頭角崢嶸之輩。

一群身著玄黑色甲胄,麵帶猙獰惡鬼麵罩,武裝到牙齒,看起來頗有些科幻色彩的甲士將那三人簇擁在送彆亭正中。

甲士的人數不多,堪堪百人上下,但光是站在那裡,便給人一種千軍萬馬難以匹敵的氣勢。

甲士身旁的戰馬,同樣要比尋常的戰馬高大許多,且無一例外皆身披重甲,戰馬與甲士,仿佛生來就是一體的存在。

送彆亭附近,似乎是被人專門清理過,除了亭子這三人與周遭的甲士之外,再不見其他人路過。

使節團的車隊距離長安越來越近,送彆亭所在之地也映入了眾人眼簾。

唐儉原本正在和安修仁開玩笑,說回到長安以後再也吃不到李讓的飯菜了。

下一秒,整個人突然神色大變,急忙抬手製止了前進的隊伍。

吩咐眾將士急速下馬之後,便率先跳下了戰馬,且臉上的慌亂之色溢於言表,像是看見了什麼不得了的東西。

李讓正在疑惑之間,就見一旁的安修仁滾落下馬。

沒錯,就是滾落,一點都不誇張。

下了馬後,還不忘提醒李讓趕緊滾下馬來,措辭激烈得與平日裡對待李讓態度極度溫和的那個愛兵如子的將領判若兩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