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回過神來,不由得一拍腦門:“是是是,朕之過矣,茂約,朕已在皇宮設宴,快快隨朕進城。”
李世民話音一落,便有玄甲軍將士替幾人牽來幾匹高頭大馬。
唐儉加入了被玄甲軍簇擁的行列,剩下的李讓和安修仁等人就沒這個待遇了。
各自翻身上馬,便跟在玄甲軍屁股後麵自開元門進了長安。
長安是一座方方正正的城市,由一百零八坊,連帶著正北方位的皇宮,正西方位的興慶宮,東南角的曲江池組成,光是城門便有十三座。
進了開遠門,便是開遠大街,大街的儘頭一直連接到皇宮內侍省所在。
今日的大街似乎被人清理過,走在大街上看不見一道人影,想來是李世民特意交待過巡街的武侯。
順著開遠門走到了儘頭,哪怕隔著高牆,牆後金碧輝煌的皇宮大殿的穹頂還是差點閃瞎了李讓的狗眼。
順著開遠大街走到儘頭,走在前麵的玄甲軍便轉道向南。
大唐的皇宮由宮城和皇城組成,隻在南北兩個方向留出大門,東西兩麵的宮牆上是沒有大門可走的。
倒是有小門,但唐儉剛剛從草原回來,帶著他走小門明顯不合適。
皇宮的南麵是皇城,皇城的正門喚做朱雀門,朱雀門前寬闊到可以踢足球的大街就是朱雀大街,大唐的勳貴和高級官員大多住在朱雀大街兩側的坊市裡。
在朱雀門左右還有兩道側門,左邊那道喚作含光門,右邊那道喚作安上門。
而朱雀門唯有早朝前才會大開,朝會結束後便關閉。
所以眾人走的自然便是距離比較近的含光門。
進了含光門便是皇城,皇城是除了內侍省之外的中書省,門下省連帶六部辦公的地方。
至於內侍省,則是被李世民安置在宮城的東南角,也就是開遠大街儘頭的宮牆後麵。
一進門,由一座座大殿組成的宮殿群便映入李讓的眼簾。
唐宮的輝煌與莊嚴讓他的心狠狠的顫抖了一下,忍不住吞了口口水
在後世的時候,李讓看的那些小說裡,都喜歡用金碧輝煌這四個字來形容皇宮,李讓原本以為金碧輝煌是個形容詞,沒想到是個名詞。
金色的陽光灑落在龐大的宮殿穹頂,龍盤虎踞的大唐皇宮,讓李讓心中生出一抹置身天宮的不真實感,渾然不似在人間。
與之相比,李讓在後世見過的紫禁城都顯得小氣巴拉的。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光從皇宮來看,大唐就當真是當得起大氣磅礴這四個字。
當然,皇城還不是此行的終點,一路穿過皇城,便來到一堵赤紅色的高牆前。
到了這裡,所有人就都隻能下馬步行了,包括李世民在內。
因為穿過這道紅牆,便是宮城所在,李世民召開朝會的太極宮,掖庭宮,東宮都在這堵高牆之後。
一群手持雞毛撣子的小太監早就候在承天門前,待李世民,唐儉,長孫無忌和房玄齡下馬以後,便有太監手持常服木屐上前,為幾人褪下身上的大氅,披上常服,換上木屐。
不出意外,這個待遇李讓和安修仁等人還是沒有。
倒是一群小太監手持雞毛撣子在他們身上撣來撣去,也不知道是在撣些什麼。
反正李讓覺得自己身上挺乾淨的。
撣完並不存在的灰塵,一群太監便從眾人手上接過兵刃和戰馬,替眾人卸下身上的鎧甲。
李讓穿著一身單衣有些愣神。
倒是一旁的安修仁神態自若,似乎已經非常習慣了這種待遇。
見李世民和唐儉已經把臂走進了承天門,李讓便將詢問的目光看向了安修仁。
接下來要乾啥,李讓是真不知道。
“什麼也彆問,什麼也彆想,跟著本將走就是。”
瞥見李讓臉上的疑惑之色,安修仁低聲耳語了一句,便跟一個小太監頗為熟稔的攀談起來,一邊攀談一邊朝著承天門走去。
進皇宮李讓還是劉姥姥進大觀園——頭一回。
隻得緊緊的跟著安修仁,生怕一個不小心走迷路。
當然,也不是李讓一個人是這樣,大部分將士都很拘謹,許多將士更是連頭都不敢抬。
李讓跟在安修仁屁股後麵走進承天門後,李世民和唐儉等人已經消失無蹤。
而李讓看見太極宮大殿的瞬間,便忍不住讚歎了一聲。
即便看慣了後世的高樓大廈,但是陡然看見太極宮這麼龐大的單體古典建築,還是會給人一種攝人心魄的震撼之美。
跟在李讓身後的將士們,則是已經快要將眼珠子瞪出來了。
都是大頭兵,都是第一次進皇宮,誰也不比誰好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