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吼了這一嗓子,在場的百姓們便自覺的朝聖旨彎下腰,大唐接聖旨不用雖然不像後世那樣,接旨者需要焚香沐浴三拜九叩。
但聖旨所至的地方,百姓們仍要表現出相應的敬意。
無需跪拜,彎腰作揖即可。
李讓躬身站在常德麵前:“草民李讓接旨!”
“詔曰:朕協和萬邦,厚人倫於國風,今有良家子李讓,其智早慧,其性也恭,著令李讓遷火器局監正一職,即日赴任,欽哉!”
聖旨的內容很短,格式也很隨意,與其說是聖旨,不如說是李世民的口諭。
但就是這麼短短的一句話,李讓的身份便從此不同了,從大唐的被統治階層搖身一變成了統治階層。
火器局監正,光聽見火器局三個字,李讓就知道這是李世民專門給他設置的管製。
嘴角勾起一抹弧度,李讓恭恭敬敬的接過聖旨:“臣李讓接旨!”
常德將聖旨遞給李讓,一張老臉便掛上了令人親切的笑容,朝李讓拱手道:“恭喜李監正,賀喜李監正,年紀輕輕便官居六品,了不得,實在是了不得啊。”
李讓笑著接受了常德的道喜,然後在懷裡掏了掏,掏出來一把銅錢。
這些銅錢,本是昨夜準備用來答謝一眾嬸嬸伯娘的,但是沒用上。
此刻正好用來答謝常德這個報喜的天使。
就是這數量有點少了。
李讓的臉上泛起一抹尷尬,也不知道這點銅錢常德看不得上。
似乎是看透了李讓的內心所想,常德笑眯眯的從李讓手中取過一枚銅錢,隨後大笑道:“李監正,這報喜的謝儀咱家就收下了,哈哈哈哈......”
常德這一舉動,頓時讓李讓心中對這個太監生出了許多好感。
這是人精啊,取一枚銅錢,既化解了自己的窘迫,也替他往後收受自己的禮物埋下伏筆,在眾人麵前還能落一個不貪財的名聲。
這個太監,真是個人才。
李讓赧顏一笑:“委屈常內侍了,委實是小子手中現在不太寬裕,改日小子在家中擺酒,還請常內侍一定賞臉。”
李讓特意將改日兩個字咬得很重,常德聞言,臉上頓時笑起皺子:“那是自然,那是自然,李監正自去忙碌便是,咱們來日方長,來日方長啊,哈哈哈哈......”
常德此刻心情大好,這個十八歲的少年當真上道。
尤其是這句改日擺酒,當真有意思。
什麼是改日,當然是代公班師回朝,那才是真正的重頭戲。
一個小小的監正算什麼,攻破突厥帥帳,活禽頡利這些功勞可都要等著代公班師回朝兵部才開始開始核算。
他是李世民的貼身內侍,自然知道這個少年曾在草原上立下什麼樣的大功,在李世民心中又是個什麼地位。
到時候這謝儀恐怕會超乎他的想象。
“嗬嗬嗬...”
李讓也很配合的朝他憨笑兩聲,隨後朝常德拱手道:“敢問常內侍,這火器局,選址在何地?”
提起正事,常德臉上的笑容一滯,隨後指指身後的工匠笑道:“這一次與雜家一同前來的還有工部的王侍郎,李監正不妨與他接觸接觸。”
李讓順著常德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見一位一襲青衣氣度不菲的中年文士縮在匠人群體之中,隻是他未著官服,似乎是不喜彆人認出他的身份。
“多謝常內侍,小子明白了。”
李讓再度朝常德一拱手,算是做足了禮儀。
常德露出一副很受用的表情,隨後笑道:“咱家事了,還著急回宮複命,便不再叨擾了,李監正自便。”
“常內侍慢走。”
客套了一句,李讓也沒有挽留,莊戶人家也沒什麼好招待他的。
常德翻身上馬,將一群匠人留在了穀場,帶著一隊騎士便揚長而去。
見騎士們出了村子,集市上的村民們這才如夢初醒。
“二蛋,你做官兒啦~”
不知道是哪個嬸嬸忽然發出一聲誇張的驚呼,整個穀場頓時就炸了,恭喜之聲不絕於耳。
就連其他幾個村子的宿老,也是忍不住滿臉複雜的上前朝李讓道喜。
畢竟從此李讓的身份和他們可就不一樣了,那是民富其實的官老爺了。
對於上前道謝的人,李讓一一回禮,整個過程保持笑臉,笑得臉都快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