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時代與時代的區彆(2 / 2)

初唐小閒人 子率以正 7142 字 10個月前

“哦!”

李讓恍然大悟,忽然明白了幾個老人家的意思。

這個時代講究的是門當戶對,李讓當官了,就不能娶農戶家的閨女,要娶也隻能娶官家小姐。

這是什麼狗屁規矩?

李讓默然,這句話他當然不可能對幾位老人家直言。

隻得換個語氣道:“孫兒隻娶孫兒合意的女子,隻要是孫兒合意,不管她是莊戶人家女子還是達官貴人之後,孫兒都娶,不合孫兒意的,就算是公主,孫兒也看不上。”

聽見李讓霸氣的宣言,幾個人老人家詫異的看了李讓一眼。

二叔公忽然勃然大怒,抬起鳩杖就往李讓身上招呼:“瓜慫,好大的膽子,公主也是恁腹誹的,當官了嘴上也沒個把門的,是要氣死老頭子嗎?”

李讓結結實實的挨了一杖,整個人都懵逼了。

你老人家昨天還在編排皇帝,我今天說一下公主都不行?

這是什麼道理?

其他幾位老人也是為老不尊的家夥,見二叔公教訓李讓非但不出言阻止,反而露出一副就該如此,狠狠教訓的表情。

李讓隻好將求助的目光看向一旁的村長大叔。

誰料王大叔隻是摸了摸鼻頭,便很自覺的將頭歪朝了一邊。

王大叔:“沒看見沒聽見不關我事......”

李讓:“......”

回到村裡都挨了多少頓揍了?

沒當官之前挨揍,當了官還挨揍,那這官不是白當了?

老人家教訓了李讓幾下,隨後不滿道:“行了,就這事兒,你娶官家小姐也好,娶莊戶閨女也罷,總之緊著點,都十八歲咧,彆人這個年紀早都幾個娃的耶耶了,你再拖著,要不得。”

“是是是,孫兒這就去找媳婦,這就去!”

應了老人家一聲,李讓便落荒而逃。

現在的李讓可憐到無家可歸,就算逃也隻能順著村裡的水渠逃出村子。

水渠不寬,三四米的樣子,水也不深,不到半米,但水很清澈,水中還有不少小魚在遊蕩,當然,也少不了光屁股的孩子。

小河的兩岸種的是柳樹,長長的柳枝垂進水裡。

對岸,不少富貴人家的家眷隱藏在樹蔭底下。

這個時節正是草長鶯飛的季節,太平村距離長安城很近,漢人自古以來又有踏青的傳統,所以河岸聚集的了許多人也就不奇怪了。

李讓順著小河慢慢的走著,眼睛直勾勾的盯著清澈見底的河水。

他沒有去看河對岸那些富貴人家的家眷,隻是盯著流淌的河水,河水向前流,他便跟著河水往前走。

走了一會兒,小河的水流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條寬闊平緩的大河。

渭水,驪山上流淌下來的水源最終的歸宿。

太平村這條水渠也不例外。

渭水的河水也很清澈,在碧藍的天穹之下,仿佛一條碧綠的玉帶,將整個關中平原一分為二。

它就像是一棵大樹之上的主乾,涇河,灞河,滻河等滋潤了關中的大河像是分叉的枝乾,與渭水一起養育了關中平原上的數百萬人口,也在關中平原形成了八水繞長安的奇景。

太平村流出來的太平河隻不過是其中一支非常細小的枝乾,小到在地圖上都找不到這條河的名字。

但李讓很喜歡。

他總覺得這條河的河水比那些叫得出名字的大河更清澈。

走到兩河交彙處,李讓搬了一塊石板坐在河邊,靜靜的看著眼前東去的大河。

雙手撐著臉,順勢開始思索起接下來他在大唐要走的路。

當官了,立業一事算是有了盼頭,儘管隻是一個沒什麼權力的小官,但好歹是官不是。

宅子也有人在幫忙修,還不用他出錢。

那麼擺在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趕緊找個人結婚,如此,他在大唐才算是真正的有了根,也能順勢解決掉村裡老人們的口誅筆伐。

但問題來了,他去哪裡找人結婚?

或者說,他去哪裡找個合意的人結婚?

他是來自一千多年以後的靈魂,不管是人生觀和價值觀亦或者世界觀都與這個世界大相庭徑。

那麼,這個世界上當真能找到一個與他靈魂契合的女子嗎?

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如果一直都找不到這樣的人,難道他就要妥協,成為一個隻會生育的工具嗎?

兩世為人,這是李讓第一次如此認真的思考自己的人生大事。

想了許久,李讓依舊沒有什麼頭緒。

大唐與後世不同。

在後世的時候他隻需要沉浸在紙醉金迷之中就好,完全不用思慮這些事情,畢竟那個時代,與李讓相似的人很多,不合適大不了大家一拍兩散。

但大唐不行,睡了就要負責!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