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奇怪的名單(2 / 2)

初唐小閒人 子率以正 7243 字 10個月前

李讓微微頷首問道:“還請通傳公爺一聲,小子李讓求見。”

小廝彎腰指引道:“公爺交代過,李公子您來了直接進去便可。”

“多謝!”

李讓也不繼續客氣,整理了一下衣衫便進了正堂。

“見過公爺。”

唐儉獨自一人坐在主位上,手持一本泛黃的書籍看得津津有味,旁邊隻站著一個伺候的侍女,房內便再無其他人。

聽見李讓的問好聲,淡淡的應道:“李小子來了,先坐。”

“是!”

見李讓看書看得入神,李讓便走到一旁坐下靜靜的等著。

一個侍女輕輕進門,給李讓抬來一碗小米粥,動作輕得沒有發出一點聲響。

李讓點頭微笑致謝,便小口小口的用勺子舀起粥往嘴裡送,儘可能的不發出任何聲響打擾到唐儉。

送粥的侍女就立身於李讓身後,看著李讓慢條斯理吃粥的樣子,眼中滿是眼前之人的身影。

李讓吃完粥,侍女貼心的用手絹替李讓擦完嘴,便捧著碗退了出去。

唐儉放下手中書籍,看向李讓問道:“可曾吃飽了,若是不飽,老夫讓人再送一份過來。”

李讓搖頭道:“多謝公爺好意,小子吃飽了。”

聞言,唐儉臉上露出些許愧疚:“昨日讓你受委屈了,早知如此,老夫就不該請程老匹夫過來。”

李讓一愣,隨即笑道:“公爺言重了,小子全須全尾的好著呢,倒是小子剛來府中就喝酒鬨事,給公爺添亂了。”

兩人客套了一句,便沒有再多談昨日酒宴上發生的事情。

都是聰明人,既然達到了目的,那其他的就都是旁枝末節,縱然過程中發生一些小波瀾,也沒有再去計較的必要。

唐儉不緊不慢的從身前的案幾上拿起一張紙,身旁侍立的侍女便接過那張紙,快步來到李讓麵前雙手奉上。

李讓猶豫著接過,心中不免有些疑惑。

唐儉不緊不慢的開口道:“這是李藥師送回長安的請功名單,王師這個月月底便會班師回朝,屆時百官出城三十裡相迎,這些日子你便住在府上,老夫會安排唐興帶著你去各家府上走動一下。”

李讓沉默了一下,隨後笑道:“全憑公爺做主。”

說完,便拿著請功的名單看了起來。

開頭全是各位大將軍的名字。

為首的自然是提出這次北征突厥策略的鄒國公張公謹。

張公謹作為此次北征的發起人和李靖的副將,他排在首功沒人會有意見。

畢竟沒有他給出六條北征的理由說服李世民發起北征,也不會有大唐帝國的這一次大勝。

其次是提議夜襲陰山大營的英國公李績,再然後是李道宗、柴紹、衛孝傑......

通篇都是名留青史的大將軍。

唐儉和安修仁也赫然在列。

倒也正常,這一次如果沒有唐儉帶著使節團拖住頡利,使頡利放鬆警惕,李靖也不可能這麼容易收編陰山大營。

但看到最後,李讓的臉上卻是忽然露出驚訝之色,

原因是他竟然在名單之上看見了自己的名字,而且還是和夜襲定襄與夜襲陰山大營的蘇定方並列。

看完名單之後,李讓內心有些錯愕。

因為這是將領的請功名單,而非府兵的請功名單。

理論上來說,即便李讓生擒了頡利,又獻上火藥與製鹽之法,他的名字也不可能出現在這張紙上。

因為他的身份是府兵。

但偏偏他的名字出現在了上麵,這就很奇怪了,其中絕對有貓膩。

他從來沒想過自己的名字能與這些人並列,尤其是和蘇定方這樣前後滅三國皆生擒其主,聲名威震中華史上千年的名將並列。

說到底,他能擒住頡利,靠的是穿越者先知先覺,而不是靠他自己的本事。

這就好像一個靠著作弊出名的學渣上了一份全是學神的名單,並不會讓人感到榮幸,隻會讓他感到心虛。

所以看完請功的名單之後,李讓什麼話也沒說,隻是強忍內心驚訝定定的看著唐儉,準備聽聽他的解釋。

他相信唐儉不會無緣無故給他這份名單,他的名字也不可能會無緣無故的出現在這張紙上。

注意到李讓眼中的迷惑,唐儉輕笑道:“不理解你的名字為何會出現在上麵?”

李讓起身拱手道:“還請公爺解惑!”

唐儉罷罷手,示意他坐下,隨後問道:“如果老夫沒記錯的話,你現在還沒有成婚吧?”

李讓一愣,隨後眉頭微皺,像是意識到了什麼。

唐儉繼續說道:“任城王育有一女,性情賢淑,在朝野內外皆有賢名,如今年芳二八,正好到了出閣的年紀。”

“是任城王的手筆?”

聞言,李讓的臉色一下子難看起來。

唐儉似笑非笑的看著李讓:“怎麼,你不願意?”

李讓沒說願意,也沒說不願意。

隻是問出了心中的疑惑:“小子不過是個莊戶子弟,還是個父母雙亡的孤兒,一無背景,二無靠山,任城王他圖什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