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上交曲轅犁(1 / 2)

初唐小閒人 子率以正 6568 字 7個月前

六架犁同時開工的速度超乎眾人的想象,不到半個時辰眼前就已經翻出來好幾畝土地。

村子裡的壯勞力們體驗過曲轅犁的手感之後,推舉出六個人掌著犁。

剩下的漢子則是扛著鋤頭走到土地的另一頭開墾起來。

村子裡一百多個壯勞力同時挖地的場麵很壯觀,雖然比大牲口慢了不少,但能挖起來的效率也絲毫不低。

最主要的是眾人對腳下的土地有著無與倫比的熱情,乾起活來也是熱火朝天。

李讓給老人家吃了一顆定心丸,便打算去幫忙。

這個時節,能出一份力就是一份力,不會有人嫌少,也不會有人嫌多。

隻是還不等他開口,二叔公便說道:“二娃子,你弄出來這犁,怕是得上交官府。”

“啥?”

李讓一愣,有些懵逼的看向二叔公。

老爺子憂心忡忡道:“這犁是個好寶貝,翻這麼深的地,糧食最少得增產一成了,但寶貝太好,咱太平村可能守不住,老頭子想著不如交給官府,也能惠及百姓。但這東西畢竟是恁弄出來的,還是得恁來拿主意。”

聞言,李讓怔怔站在原地,眼神忽然古怪起來。

曲轅犁是好東西嗎?

絕對是!

甚至可以說曲轅犁放在這個時代,能產生的價值遠超想象。

彆的不說,光是能做到深耕深種這一點,大唐的糧食增產一到兩成絕對不成問題,引來彆人的覬覦也很正常。

他也想過將曲轅犁上交的事情,但這事兒他沒打算告訴任何人,因為他不想太平村暴露太多人的視線裡。

他隻想悶聲發大財。

還有就是,怎麼上交曲轅犁也是有講究的,上交,交給誰,走什麼渠道,走什麼渠道能獲得什麼樣的回報,這些事情都需要李讓去深思。

畢竟李讓現在不是孤家寡人,他身後還有窮困的太平村民,能爭取一點權益是一點。

不過老爺子能看透這一點,卻是李讓怎麼都沒想到的。

這是一個講究法不傳六耳,道不輕傳,甚至師傅教徒弟都得留一手的時代。

像曲轅犁這樣的好東西,不管哪個村子得到了,恐怕都得當成寶貝藏起來,等閒不給外人看一眼。

老爺子想的卻是這個東西能夠惠及百姓,雖然老人家的出發點是不想村子惹禍上身,但不得不說,就老爺子這個格局,已經能夠吊打朝堂上一大批官員了。

注意到李讓的神色變化,老人家還以為是李讓不樂意,不由得微微皺眉。

“這寶貝是你弄出來的,你不想交出去也是人之常情,但往後用的時候就得收著點了,不然讓外人看了去,怕是會給咱村裡招來禍端。”

李讓忽然啞然失笑道:“二叔公說得哪裡話,孫兒既然弄出來這樣的寶貝,初衷就是為了大家每年能多收點糧食,大唐每年能少餓死幾個人,孫兒隻是在想怎麼把這個寶貝上交才能更快的普及到大唐的每一個角落,並非不願意。”

聽完李讓的解釋,老爺子微微皺起的眉頭舒展開來。

“恁是個靈醒的娃子,老頭子隻是提醒一下,既然恁現在有主意了,那就照著恁的打算去做就行。”

李讓微微頷首,應道:“二叔公放心,孫兒肯定不會讓咱村子受到什麼傷害。”

“好,好,老頭子相信你。”

二叔公止不住的點頭,心中對於這個娃子越發滿意。

李讓點點頭,麵露沉思之色。

既然二叔公提到了這一茬,那他就不得不加快進程了。

不然今日之事要是被大嘴巴的鄉親們傳出去,隻怕很快就會有人找上門來。

官麵上的人他不怕,真正讓他憂心的是大唐那些躲在暗處操控著天下的“世家門閥”

這曲轅犁要是落到那些門閥手裡,那推行天下可就真的成了一句空口白話。

沉思片刻,他心裡有了主意。

“二叔公,孫兒去趟縣衙,這地裡孫兒幫不上什麼忙,還得麻煩諸位叔伯多辛苦一些。”

“無妨,二娃子儘管去,有老頭子盯著他們,晾他們也不敢躲懶。”

二叔公說著,頗有威儀的挺了挺胸膛,很難想象,這是一個八十多歲的老年人該有的精神。

李讓應了一聲,轉身便朝著村子裡走去。

去縣衙,還是騎馬比較快。

驪縣,因驪山而得名,又稱昭應,會昌,新豐,北宋時期因瀕臨渭水,地處潼關之南改名臨潼,一直延續到李讓來的那個時代。

自太平村至縣城不過二十裡距離,快馬隻需隻需半個時辰。

李讓打馬進了城,順著記憶中的線路走到縣衙門口,彬彬有禮的朝站在縣衙門口的衙役道明了自己的身份和來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