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寶物有德者居之(2 / 2)

初唐小閒人 子率以正 6769 字 10個月前

李世民笑得小舌頭都在打顫,顯然非常滿意李讓拍的這個馬屁。

寶物有德者居之,誰是有德者,當然是他偉大的李二陛下。

反觀四位大佬,在聽見李讓一番不著痕跡的馬屁之後,便露出一臉古怪的神情看向李讓。

尤其是唐儉,眼神裡頗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意味。

好好的少年英傑秒變諂媚的弄臣,這轉變著實驚掉了他的眼球。

李讓扯了扯嘴角,隻能假裝沒看見唐儉譴責的眼神。

他能怎麼辦,他又得罪不起李世民,不拍領導馬屁,他往後還怎麼混?

李世民大笑一陣之後,對李讓更加滿意了,眼中的讚賞之意更是毫不隱藏。

可惜李世民沒有看過古惑仔,不然李讓覺得就憑他今天拍的這個馬屁,李世民怎麼也該跟彆人說一句:“以後這小子我罩了!”

開玩笑,天下讀書人都在說李世民無德。

李讓是第一個站出來肯定他的,但凡他有點良心,難道不該對李讓感恩戴德,將李讓捧在手心裡嗬護嗎?

“陛下,此物究竟是個什麼寶貝,還請陛下不要再賣關子了,不然老臣這顆心老是七上八下的,不爽利。”

眼見事情就要往著不可描述的方向去發展,房玄齡急忙出言將事情拉回正軌。

房玄齡開口了,長孫無忌也問道:“敢問陛下,此寶物究竟有作何用處,還請陛下解惑。”

唐儉和魏徵雖然沒有問,但眼神中的好奇之色並未減弱半分。

李世民回過神來,對著幾人大笑道:“既然諸位愛卿都對這個寶貝的用途感興趣,朕這便讓李小子給你們演示一番,諸卿,且隨朕來!”

說完,便徑直起身出了大殿朝後宮走去。

四位大佬麵麵相覷,無奈的對視一眼,也隻得跟在李世民身後進了後宮。

後宮乃是李世民的皇後與嬪妃和一眾未成年的皇子公主所居住的地方,平日裡外臣自然是不能進入的,但今日李世民親自為幾人帶路,倒也沒有人敢出來阻攔。

李世民大步流星的朝前走,四位大佬和李讓這個小透明便隻能盯著自己的腳尖跟隨。

不多時,李世民便帶著幾人穿過後宮的建築來到了一塊麥田邊上。

沒錯,皇宮裡有地,而且還是好幾畝。

據說是李世民為了教導皇子皇女們農事,順便提醒自己時刻不忘農為國之根本,特意差人開墾出來的,平日裡就由李世民帶著後宮妃嬪和子女打理,等閒不準宮人們插手。

當然,在皇宮裡種地這事兒李世民也不算是獨一份,前朝的漢文帝,後世的宋真宗,大明的太祖爺,還有辮子王朝的康熙,乾隆都乾過。

為的便是告訴天下人皇帝重視農桑。

幾人來到田埂邊上,便看農婦打扮的長孫皇後正帶著一群嬪妃和皇子公主收割麥子,三畝左右的土地,已經收割了一半左右。

看見李世民,長孫急忙放下手中的鐮刀帶著一眾嬪妃和皇子皇女上前來見禮。

“見過陛下,父皇......”

隨後又逐一朝李世民身後的朝臣們見禮。

五人又是一通見禮:“見過皇後,諸位娘娘,諸位殿下......”

這還是李讓頭一次見到這位在曆史上的第一賢後。

一身農婦打扮,硬是被長孫穿出了貴氣的感覺。

歲月似乎格外珍愛於她,三十多歲的年紀,看起來依舊美豔如二十出頭的少女。

一雙鳳目掃視在眾人身上,好似春風劃過,令人忍不住心生親近。

光是看她這副農婦打扮,還有方才收割麥子時的熟稔程度,李讓便覺得她不負賢後之名。

出生於關隴門閥長孫家,自幼錦衣玉食,嫁了李二先做王妃又做皇後。

母儀天下的同時,替李二將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還能抽空教導出皇子皇女,帶著他們體驗農桑之苦,對於朝政更是有著獨特的見解。

曆史上第一賢後,實至名歸。

互相見完禮之後,李世民朝長孫點點頭,溫言道:“觀音婢,朕帶幾位愛卿前來試犁,你先帶著他們回避一下。”

長孫點點頭,轉身朝著李世民的小老婆和孩子們招招手道:“且先隨本宮回避。”

李讓和四位大佬側身給李世民的家眷讓開一條道路,長孫便帶著她們先行離去。

隊伍中,一個小胖子和一個酷似李世民的少年吸引了李讓的注意。

兩人年紀約莫十二三歲的樣子,比李承乾小一點。

但一胖一瘦的兩人並肩而立,在人群中格外顯眼,李讓便不免多看了幾眼。

方才見禮時,李讓以殿下相稱,也不知道兩人的名諱。

要是沒猜錯的話,小胖子應該是魏王李泰,長相酷似李世民的少年便是蜀王李恪,兩人都是將來太子之位最有力競爭選手。

不過以兩人現在的年紀,再加上長孫皇後也還活著,他們應該還沒起什麼不該有的心思。

兩人似是對李讓的目光有所察覺,不約而同的朝他點了點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