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人生百態(2 / 2)

初唐小閒人 子率以正 7539 字 10個月前

儘管如此,依舊沒有人質疑過李欽的眼光。

畢竟,李淵的成功已經證明了他的眼光究竟多麼具有前瞻性。

至於李世民的出現,那是一個意外。

誰能想到李世民竟然是個掛逼?

接下來就是世家與李世民之間的持續爭鬥,先是貞觀二年的蝗災,雙方以蝗災進行鬥爭。

最終以李世民被逼得下罪己詔,生吃蝗蟲收場。

算是世家小勝一局。

但誰知道李世民開掛不講道理。

貞觀四年平滅東突厥的一場大勝,徹底將李世民的聲望從穀底推到了頂峰。

世家慌了,開始手段齊出,可著勁的詆毀李世民。

但效果不大。

眼看關隴係走到台前,世家被清掃出政壇已經成為定局。

這個時候,一個名叫曲轅犁的東西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而曲轅犁的發明者,李讓也第一次出現在了世家的視線之中。

然後,世家派人一查,

嘿,您猜怎麼著?

這個李讓竟然是世家遺落在外的血脈。

這個時候,李欽再一次展現出了高超的識人眼光。

他認為李讓是個人才,世家能不能重回朝堂,或許就在這個人身上了。

於是,世家大族達成一致,先派王氏的人去接觸這個小家夥。

事實證明,李欽又一次看對了人。

李讓確實是個人才,以十八歲的年紀,在毫無根基和底蘊的情況下獲封世襲罔替的侯爵。

李欽覺得不能再等下去了,

正好李世民又朝世家發難。

他便策劃了這個能夠削弱李世民聲望,又能讓李讓認祖歸宗的掘開黃河水淹隴右的計劃。

一開始計劃是很順利的,被崔氏派人驅趕到長安的流民確實成功拖住了李世民。

並且再一次將黃河水患的鍋甩到了李世民身上。

百姓們都說是他得位不正,才引得上天震怒降下水患。

然後變故出現了。

出現在李讓這個遺落在外的血脈身上。

按照李欽的設想,當李讓知道自己有一個強大的家族之後,應該是欣喜若狂,哭著喊著要回家認祖歸宗。

並借助家族勢力強勢崛起,成為新一代為家族添磚加瓦的工具人。

奈何他算錯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這個李讓已經不是原來的李讓。

新的李讓沒有什麼家族情結,更沒有什麼同族血脈之情。

不僅徹底成為了李世民的走狗,更是悍然殺害了崔家老二。

當崔澶的死訊傳到世家耳朵裡,世家懵逼了。

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一個普通人竟然有這份毅力拒絕一個實力強大的靠山。

恰逢這個時候,李讓殺害娘舅背棄祖宗的事情不知道被誰傳了出去。

世家得到這個消息之後,秉持著得不到就毀掉的心態。

迅速安排人手引導輿論發酵,打算將李讓徹底踩入泥坑,斷掉李世民一臂。

殊不知這是李讓和李世民早就挖好的坑。

他們越是推波助瀾,當反噬來臨的時候,就死得越慘。

當大唐北方各大城市都出現了一種名叫報紙的東西時,他們終於意識到上當了。

本以為自己是獵人,誰曾想自己才是小醜。

踩進坑裡了還覺得坑不夠深,又往下挖了幾鏟子。

回想起這些日子堪稱戲劇化的輿論反轉,李欽忍不住長歎了一口氣。

李欽的歎氣聲,清晰的傳進了堂中李氏核心人士的耳朵裡。

而隨著李欽的歎息聲落下,一眾李氏核心之人的臉上,也露出了各不相同的表情。

有人懊惱,有人不忿,有人恐懼,也有人無所畏懼。

人生百態,在一間小小的正廳之中,表現的淋漓儘致。

“值此家族生死存亡之際,諸位可有什麼破局之良策?”

沉默了許久,李欽開口了,蒼老的聲音沙啞而疲憊。

但回應他的,是一片沉默。

破局之策,他們要是有破局之策,局麵也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了。

滿堂俱寂,李欽揉揉眉心,隻覺得腦子像針紮似的疼痛難忍。

隴西李氏傳承千年,生死存亡的時刻也經曆過無數次。

但像這般無力的局麵,放眼前後百年時間,他們還是第一次遇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