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悠閒日子(2 / 2)

初唐小閒人 子率以正 7467 字 10個月前

自從他上交了火藥秘方之後,大唐的火藥便是一群太監在搞。

李讓當然明白李世民這是信不過外臣。

李世民願意給他一個火器局監正的名號掛著,那是李世民胸襟寬廣。

但李讓要真敢去上任,那李世民可能就要懷疑起李讓的居心了。

這點自知之明李讓還是有的。

至於磷粉這種惡毒至極的東西,李讓不打算交給李世民。

一來是磷粉不像火藥那樣容易保存,且磷粉相比火藥沒有什麼成長空間。

二來是這種東西真要運用在戰場上,能夠起到的效果很有限,稍有不慎還容易引火燒身。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這東西用多了真的容易折壽。

李讓還想長命百歲呢。

太平村不遠處的荒地上,茶葉的廠房也在有條不紊的建設中。

隻不過這個時節的茶樹已經不再長出嫩芽,所以茶葉要上市得等到明年春天。

......

時間來到十月中旬,關中的天氣越來越冷,早上起來的時候,凋零的樹枝上已然掛了白霜。

這意味著村民們播種的秋糧到了收獲的季節。

收獲的時節必須爭分奪秒。

閒了一個多月的李讓也終於脫下了身上的狐裘大氅,換上了一身乾淨利落的短打。

雖說現在整個太平村都是他的封地,收割糧食作物之類的事情完全用不著他這個侯爺親自出手。

但還是那句話,從人民中來,回人民中去。

半年前,李讓能夠與大家一起扛著鋤頭挖地,半年後,他也能拿著鐮刀與大家一起收割糜子。

李讓謝絕了周行要召集侯府的下人幫他的請求,也否決了陳一和王二要把親衛隊帶過來收莊家的提議。

手中提著一把鐮刀,早早的出了府門,與虎子哥,趙大牛,錢興等幾個要好的小夥伴下了地。

糜子,學名叫做稷、黍,有的地方也叫黃米,或者天星米。

是中原傳統的五穀六畜中的五穀之一。

缺點是口感粗糙,味道一般,不值錢,優點是產量高,而且不挑地,就算隨便灑在溝渠邊上也能長得旺盛。

這種莊戶人家真正的口糧,雖然不值什麼錢,但卻是漢人已經耕種了上千年的作物,也是漢人補充身體所需營養物質的重要來源。

“收糧咧~”

高昂的關中腔響徹田野,鄉民們臉上浮現出豐收的喜悅。

相比夏天收獲的麥子,十月收割的糜子才是他們一家老小一年活命的口糧。

當然,那是以前了。

從明年開始,他們的口糧就會從糜子這種粗糧變成麥子這種精糧。

他們也能嘗嘗白麵是什麼味道。

李讓用鐮刀割下一簇糜子,漢子們就迅速的動彈起來。

太平村的幾個宿老也來到地坎子邊上站著,靜靜的欣賞著小輩們的勞動成果。

“二叔,天冷咧,莫要站在坎子上咧,回切吧,回切。”

趙大伯看見了幾個老人,急忙揮動著鐮刀朝幾位老人大喊。

不過,二叔公根本不叼他。

直到李讓開口:“二叔公,天冷了,先回去吧,等我們收完糜子給您老打米糕吃。”

聽見李讓的聲音,看清了李讓與其他人彆無二致的打扮,二叔公這才心滿意足的轉身朝村子裡走去。

目送著幾位老人走遠,李讓繼續低下頭開始忙碌。

王家嬸子的大嗓門響起:“二娃子,都當侯爺咧,咋還下地咧?”

李讓還沒來得及回答,一旁的趙大伯便吼道:“咋啦,下地咋啦,當侯爺就不用吃飯咧?”

二人的交談聲傳出一眾村民的耳朵裡,引得笑聲一片。

李讓叉著腰吼道:“大伯說得對。”

有了李讓的力挺,趙大伯頓時挺直了胸膛。

王家嬸子繼續問道:“額聽說恁都要成親咧,婆姨還是王爺家閨女,她乾得來農活不?”

“嘖,你這婆姨咋這多話,人家王爺家閨女,那可是郡主,水靈著咧,咋會下地乾活......”

“那不中,不乾活哪有吃,二娃子當了侯爺還下地咧。”

“那不一樣,二娃子是咱村裡長成的人咧。”

“......”

李讓都不用開口,一群嬸嬸伯娘就已經開始順著王家嬸子起的頭開始討論起來。

全然沒有注意到地梗邊上不知何時多了兩個女子,並將她們的議論聲一字不落的聽進了耳朵裡。

李讓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回頭看去,不由得咧嘴一笑。

婉容正像個顯眼包似的朝他揮手,金城靜靜的站在那裡,整個人便像是墜入凡間的謫仙。

女人們的議論聲逐漸變小,因為那女子正朝她們走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