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墨家子弟搬走熱氣球下方竹筐裡的沙袋,熱氣球晃悠幾下,便緩緩開始升空。
田襄和公輸銘看著眼前緩緩升空的熱氣球,不由得眉頭緊蹙。
“還是不太一樣,祈天燈內部有竹篾作為骨架,能夠起到很好的穩定作用。”
“不錯,李縣侯所製這熱氣球,雖然體積大,但若是真讓人上去乘坐,風險太大,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被風吹散。”
二人互相開始旁若無人的交流意見,甚至連李讓這個發明者都被他們直接忽略了。
良久之後,公輸銘忽然轉過頭問道:“李縣侯,敢問您是用什麼東西對熱氣球之間的縫隙作為填充的?”
“魚膠!”
李讓果斷道出答案。
大唐沒有橡膠,魚膠已經是他能找到的最好的密封材料。
至於什麼糯米或者糊糊,他也試過,但沒用。
糧食做出來的東西很容易被風乾,風乾就容易脫落。
熱氣球這種東西,一旦通洞,那可不是開玩笑的,熱氣流會隨著通洞的地方持續上升,沒了向上的力,墜毀就是唯一的下場。
聽見李讓的答案,公輸銘和田襄倒也不意外,他們雖然沒有近看,但第一反應也是魚膠。
將紡織得非常細密的絲織品放進魚膠裡浸泡,再以油脂輔助,做出來的東西可以百年不腐。
田襄和公輸銘再度小聲討論了幾句,而後繼續問道:“李縣侯,不知製作這熱氣球的匠人何在?”
“就在侯府之中,可是要某喚他們過來?”
“他們若是無事,李縣侯不妨叫過來,您做的這個熱氣球有些粗糙,老夫打算召集書院弟子聯合他們重做一版。”
聽見田襄還要浪費時間再做一個熱氣球,李讓非但沒有生氣,反而驚喜的問道:“這麼說,巨子已經有了改進的想法?”
田襄搖頭道:“也不算想法,就是一些嘗試,李縣侯若是信得過老夫,不妨三日後再來書院一趟。”
李讓大喜,滿口道好。
書院要重新製作真正的熱氣球,他沒道理不同意。
他吩咐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