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宰相,上輔君王,下安黎庶,群臣避道,禮絕百僚,佐政事,定國策,副署詔令,又豈能隻是說說而已。
關鍵時候,必須要扛得起大事,背得起黑鍋。
大唐那麼多宰相,流水的右仆射,鐵打的房玄齡,這麼多年來,房玄齡左仆射的位置穩如老狗,高傲如蕭瑀,陰沉如長孫無忌都心服口服,不是沒有道理。
至少現在整個大唐,除了房玄齡之外,沒人敢再說征兵之事,包括李世民這位帝王。
而房玄齡在說完他的意見之後,本就瘦弱的肩膀忽然就佝僂了下來,仿佛肩膀上扛起萬斤重擔。
李世民有些於心不忍道:“玄齡,此事可否再商榷?”
“陛下,老臣無能,但增兵之事事,臣以為,少不如多。”
房玄齡這話一出,李世民頓時拍案而起:“好,事到臨頭需放膽,天塌下來朕頂著。”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神色儘皆肅穆起來。
嗯,除了李讓,因為他大概,似乎,也許,有可能,有了更好的辦法。
“傳令門下省,擬旨,於河東,河南兩地征召大軍四萬,民夫十萬,儘去鬆州,沙洲......”
做出決斷之後,李世民也不再猶豫,他從來都是一個有魄力的帝王。
但他話才說到一半,一道突兀的聲音突然打斷了他。
“等等!”
李讓高舉右手,開口道:“等一下!”
殿中所有人一愣,李世民皺眉道:“李小子,現在事情如你意了,你還有何話說。”
李讓深吸一口氣,起身對著李世民拱手道:“陛下,臣...或許有了更好的主意。”
見李讓又跳出來整幺蛾子,李道宗心裡那個氣啊,急忙開口喝止:“李讓,住嘴,軍國大事不是兒戲。”
唐儉也皺起了眉頭,冷聲道:“李小子,趕緊坐下。”
和李讓最親近的兩個人都開口了,但李讓充耳不聞,隻是看著李世民沉聲道:“陛下,給臣民夫兩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