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讓把他們帶出來,他可以接受他們死在戰場上,但絕不能接受他們死在路上。
終於,經過十天的跋山涉水,李讓一行人來到了鬆州治下的黑水縣內。
黑水縣,是鬆州的第二道防線,也是李讓的計劃中,用來安置鬆州老幼的地方。
自黑水縣到鬆州這一段路程隻有百裡,但這百裡路,俱是兩山峽穀之間的小路。
一旦鬆州失守,而吐蕃還不退兵,李讓便會退守黑水縣,借助山間峽穀將吐蕃人擋在黑水縣外。
李讓下令讓隊伍在黑水縣外紮營休整,他和安修仁則是開始查探黑水縣周邊的地形。
和鬆州城共存亡這種事情是不會發生在李讓身上的,他隻會因勢利導,將所有能夠利用的條件都利用起來,黑水縣亦是如此。
兩個時辰後,安修仁和李讓在一處峽穀口停下,峽穀之中,有一條涓涓細流,細流邊上便是通往鬆州唯一的官道。
李讓抬起頭,看著峽穀兩側高聳如雲的大山,不由得唏噓道:“其實要攔住吐蕃人,此處才是最好的伏擊地點。”
安修仁歎了口氣,搖頭道:“若是將吐蕃人放到此處,炸塌峽穀兩側的高山,或許還真能將吐蕃人全殲在此。”
安修仁說完,和李讓對視一眼,二人不由得同時歎了口氣。
黑水縣的峽穀,確實適合打伏擊,但不到萬不得已,他們不可能放棄鬆州。
放棄鬆州退守黑水縣,就意味著大唐主動放棄了鬆州千裡之地。
一旦阻斷了黑水縣通往鬆州的道路,大唐對鬆州的統治將蕩然無存。
把鬆州拱手讓給吐蕃,無異於自掘墳墓。
所以,在黑水縣打伏擊,戰術上或許有優勢,但在戰略上,屬於是一塌糊塗。
二人順著峽穀走了好一段距離,安修仁看著前方連陽光都無法照射進來的峽穀,不由得再度噓唏道:“若是鬆州的地形也如這般,這一仗就好打了!”
聞言,李讓不由得莞爾一笑,搖頭道:“若是鬆州是這樣的地形,那鬆州就不是鬆州了,而是鬆縣了。”
此言一出,安修仁也笑了。
他明白李讓的意思。
任何一座城池,都不能隻看地形是否易守難攻,還得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