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李世民的善政(2 / 2)

初唐小閒人 子率以正 3075 字 10個月前

許多地主人家,商人之家,乃至於官吏家中,都會請教習嬤嬤來教育家中後輩。

若是這個教習嬤嬤前麵還有一個宮廷的前綴,身價立即就能倍增好幾個度。

相比留她們在宮裡孤獨終老,或者等到帝王崩逝之後被新皇發配到宮觀出家,被放歸對她們來說絕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好機會。

當然,也有部分太監會被一同放歸,隻是數量比較少。

而這一部分太監就比較慘了,回到家中,因為沒了子孫根,也沒有後代,就導致他們既不能上族譜,死後也無法入祖墳。

運氣好的能尋到一份教習禮儀的差事,運氣不好的,餓死在荒郊野外也正常。

所以為什麼曆史上隻聽見什麼宦官亂政或是宦官貪錢,卻沒聽說有宮女貪錢或亂政,根源便在此處。

但不管怎麼說,放歸宮人都是一項善政無疑。

滿朝文武回過神來,依舊是魏徵最先開口道:“陛下放歸宮人,自然是慈悲之心,臣沒有異議,隻是這皇陵停工一事,臣以為還有待商榷。”

有了魏徵帶頭,唐儉,蕭瑀,段綸等一眾堂官立即上前附和。

總歸都是讚同放歸宮人的善政,至於停下皇陵的修建一事,他們沒有說一定反對,或者一定同意,隻是覺得還可以再商量一下。

李世民明白他們的意思,也沒有多說什麼,隻是轉頭看著一直沉默不語當標本的大舅哥長孫無忌。

這個世界上,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人來承擔責任。

李世民的作為,乃是為了體恤民力。

但他做的這些事情所帶來的影響,他這個帝王肯定是不可能承擔的。

所以,又到了該用大舅哥的時候。

迎上李世民期待的目光,長孫無忌不由得有些頭皮發麻。

很顯然,李世民這是要讓他扛下停止皇陵建造的主要責任,可這事明明是魏徵提出來的,為什麼最後又落到了他頭上?

真是,一點人都不當啊!

心裡苦澀至極,但李世民的忙他又不可能不幫。

所以,他隻能硬著頭皮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以為,事有輕重緩急之分,既然當下我大唐主要還是以戰事為重,那麼其他事情往後稍稍也不是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