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水水流湍急,水麵寬闊,吐蕃大軍想要渡過沱水,隻有選擇搭建橋梁。
橋梁分很多種,戰爭時最常用最好用的橋梁便是浮橋。
浮橋分兩種,一種是以充氣的牛皮,羊皮做成氣囊,然後用繩子串聯起來,繩子的兩端固定在河水兩岸,使氣囊漂浮在河麵上,以供人過河。
但這樣的簡易浮橋隻能供人馬過河,承受不住大型攻城器械的重量。
所以,軍隊便發明了一種比較複雜的浮橋,不僅可以讓大批人馬過河,也能支撐住大型的攻城器械。
搭建這樣的橋梁,首先也還是利用氣囊漂浮在水麵上。
人踩在氣囊上,丈量完水深之後,依照水的深度,將大型的圓木拚接起來,豎著釘進河水之中作為橋柱子。
每兩根橋柱為一組,在橋柱上搭上木條,鋪上木板,兩側依舊以氣囊作為平衡,然後一直鋪到對岸,如此,便製成了一座簡易的木板橋。
這樣的橋梁雖說不算堅固,但運用在戰爭裡,卻是最快捷的一種方式。
中原王朝的城池,大多數都有護城河的存在。
那些護城河窄的隻有數丈,但寬的足可達到數十丈,後世某個叫做大送的王朝,就將襄陽城的護城河修到了一百八十多米寬。
這麼寬的河,連弓箭都射不過去,填河肯定是不現實的,隻能搭橋。
現在吐蕃人選擇的搭橋方式,正是第二種。
看清吐蕃人的動作之後,安修仁和李讓的表情都有些凝重起來。
尤其是安修仁。
他不久前還信誓旦旦的保證,吐蕃人想要搭建出一座能夠渡過沱水的浮橋,至少需要三天時間。
但沒想到打臉來得這麼快。
看著吐蕃人在河水之上輾轉騰挪的樣子,隻怕最多一天,他們的浮橋便能成型。
收回目光,李讓喃喃道:“看來得加快速度啊。”
自語了一句,李讓偏過頭,看向安修仁問道:“庫房之中還有多少猛火油?”
聞言,安修仁急忙應道:“約莫數千斤的樣子。”
“將城中閒置的大鍋全部搬上城牆,給我蒸,一定要在吐蕃人的浮橋搭建起來之前,將猛火油提煉完成!”
聽著李讓不容置疑的語氣,安修仁也不再多話,急忙喚來安燦,命他將所有親衛召集起來,專門負責提純猛火油。
很快,城樓之上刺鼻的味道就變得更加濃厚。
這時,得到消息的劉仁軌也匆匆趕上城樓,見李讓和安修仁都在城樓之上靜靜的看著吐蕃人大橋,劉仁軌不由得有些焦急。
“二位大將軍,不能讓吐蕃人的浮橋搭建完成啊,還請二位將軍迅速出兵阻擊。”
聽著劉仁軌飽含擔憂的語氣,安修仁搖頭道:“阻擊啥啊,要的就是吐蕃人過河來。”
聞言,劉仁軌頓時一臉懵逼,“為什麼?”
劉仁軌的軍事常識是不錯的,不過他還不知道李讓的計劃。
李讓要的就是吐蕃人搭好浮橋,將大型攻城器械先運過來。
雖說吐蕃人的前鋒軍也會隨著攻城器械一起過來。
但......這不重要。
隻要對方的前鋒軍不超過五千人,李讓就有把握吃下吐蕃人所有的攻城器械和前鋒大軍,讓吐蕃人不得不向國內求援。
弄險嘛,這種事情,沒有人比他更專業,沒有!
聽著劉仁軌的疑問,李讓收回目光,拍拍他的肩膀,“老劉,彆慌,一切都在計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