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寶箱跑了(1 / 2)

看著麵前拿著酒菜的武安侯,年輕史吏猶豫了下,眼中滿是狐疑之色。

“沒下藥?”

楊乾的嘴角狠狠一抽,擠出一絲笑容,但怎麼看怎麼彆扭。

“哈哈,哪有的事,巴豆那事,肯定是庖廚放錯了,跟本候有什麼關係。”

“但庖廚錯了,本候替他承認,這次絕對沒任何東西!”楊乾直接很不要臉的甩鍋。

屬下是乾什麼的?當然是拿來背鍋的。

史吏立馬拿過酒食,朝著楊乾微微點頭。

“多謝侯爺!”

“好說好說!”

楊乾立馬回到馬車裡麵一屁股坐了下去,剛剛那事,簡直驚出了一聲冷汗。

剛剛自己是被氣糊塗了,自己怎麼會不知道史官的的能量。

自己是第一個想殺史官的嗎?

不,絕對不是,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自己做了什麼不好的事情或者錯誤的事情,雖然不能看史書,但對史官好點,史官還能遮遮醜。

可一旦殺了史官,那等於告訴天下人,自己做錯了事。

至於做錯了什麼事,天下人不知道沒關係,可以猜啊。

至於能猜出點什麼,那就隻有鬼知道了。

漢武帝牛逼了吧,可大家不光知道他是驅除匈奴的千古一帝,還知道他在位54年,43年都在征戰,是個妥妥的戰爭狂魔。

還知道他晚年弄出了巫蠱之禍,這是帝王生涯中的一大汙點,洗都沒得洗,但卻並不妨礙他成為千古一帝。

說起唐太宗的時候,楊乾不光知道貞觀之治,還知道玄武門之變。

這都是史官的功勞。

他們就像一群戰地記者,總是會在事發時出現在現場。

後世子孫也稱之史官記錄下來的東西叫信使,也非常信任史官記錄的東西。

沒有掩惡溢美,能夠取信於當代,流傳於後世。

楊乾記得有個小故事,好像是春秋時期的,當時有個二愣子叫崔杼,他殺了自己的大王。

當時跟現在一樣,史官都是世襲的,史官秉筆直書,為了天下,也為了扞衛家族的榮譽,為了寫下崔杼弑其君這幾個字。

當時的齊國太史家族,兄弟四人被殺了三個,殺的崔杼都沒了脾氣,隻好放棄。

與此同時,齊國另一個史官家族,聽說崔杼在殺史官,立馬舉家抱著竹簡趕赴現場,如果把太史家殺光了,他家就接著寫。

此舉等於用全家人的性命扞衛真相,扞衛曆史的尊嚴,從此史官和青史的權威就奠定下來。

雖然後麵的史官一代不如一代,當然也是唐朝開的頭,但不得不說,修史的家夥,骨頭是真的硬。

楊乾不怕修史的骨頭硬,也不怕修史的把他描繪成一個劊子手,屠夫。

他擔心的是,殺了史官後,日後的正史正不正他不知道,但野史肯定足夠野。

指不定殺史官的今天,就會被記錄成。

乾欲在戈壁行龍陽之事,史官不從,怒捅之,史官裂崩而亡。

信不信殺了史吏後就會出現這樣的傳言,傳言久了,可能就變成,乾欲在戈壁行牲畜之事,犀牛不從,將史吏撞死。

看看吧,這已經野的沒邊了好吧,這還是一代人在瞎猜,要是幾千年過去,這麼多人瞎猜,楊乾估計自己都已經被黑出翔了。

很多現在人都覺得,呀,不就是被記錄嘛,有什麼好怕的。

可你不知道,有些人猜的就是你最在意的地方。

麻子臉的不喜歡彆人叫他麻子臉,有些調皮的網友可能直接稱呼他叫披薩,中式點的叫燒餅,你說你火不火吧。

一個小姐姐非常在意自己的皮膚,你直接說她卡粉了,你看她急不急。

很多時候,隻是沒戳到你的要害處,所以才表現的無所謂。

最關鍵的是,這群人沒有犯錯的話,不光不能殺,還不能讓彆人給殺了。

為什麼?

很簡單,上輩子有網友提問,史官這麼討厭,為什麼不暗殺。

好,這問題問的好。

暗殺是吧。

除了被記錄的那個人,誰吃飽了撐著暗殺史官。

不管是楊乾暗殺了史官,還是彆人暗殺了史官,這屎盆子,不是楊乾也是楊乾,逃都逃不掉。

想了半響後,楊乾還是很客氣的將史吏送走,讓他去騎馬,明擺著告訴他老子在馬車裡麵開銀趴,你小子走遠點,記得潤筆。

看到武安侯態度這麼好,史吏很是傲嬌的點點頭。

本來有點氣的楊乾,想到各諸侯國的大王,他不由摸了摸鼻子。

不怕淋雨,就怕自己淋雨的時候旁邊有人撐傘。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