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相愛相殺(2 / 2)

至於第三嘛:中原王朝多是步兵,需要大量的糧草輜重,所以需要很長時間的準備。

冬季正是農閒時,秋季糧食剛剛儲存完畢,經過一個冬天的準備第二年春天攻打遊牧民族正是好時機。

等到大軍消耗完去年準備的物資,回師的時候已經是新糧收獲的季節。

此外,春季草木發芽,中原王朝的軍隊特彆是騎兵能就地取食,一定程度上減輕後勤壓力。

當然,這條也被楊乾給破解了,跟草原打仗這麼多年,說句不好聽的,現在楊乾什麼都不多,就特麼牛羊馬多。

多到什麼程度?

多到很多佃農不光種植主食還種植苜蓿,牧草等作物,不然真養不起。

要不然,楊乾也不會將一些畜牧業分散到占領的草原上去。

至於遊牧民族雖然全年都有進攻中原的風險,但總的來說,都喜歡秋天的時候攻打中原,原因也就那麼幾個。

第一:遊牧民族耐寒不耐熱,關內氣候較為溫暖,遊牧民族不適應。

秋季秋高氣爽,氣候轉涼,正適合遊牧民族活動。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遊牧民族騎兵越打越有勁,越打越有利,中原軍隊不耐寒,越打越吃虧。

此外,秋季作戰很可能會拖到冬天,冬季河流結冰會省去遊牧民族騎兵渡河的麻煩,所以遊牧民族往往會選擇秋季犯邊。

第二:遊牧民族生產落後,物資匱乏,一到冬季往往會出現物資缺乏的情況。

而秋季正是中原地區糧食收獲的季節,中原地區都會儲備越冬的物資,所以非常有利於他們搶劫。

遊牧民族的目標是糧食和財富,他們往往搶了就走,跑回去窩在帳篷裡過一個舒服的冬天。

如果他們什麼也搶不到,一旦趕上雪災,很多牧民會熬不過冬天。

從客觀的角度來說,那都是為了活下去,但結果是一樣,你打了我,這仇肯定要記下。

第三:秋季是遊牧民族一年裡的農閒季節,他們無所事事,非常便於軍隊的集結,隻要部落首領一聲令下就可以召集千軍萬馬,隨時可以入侵中原。

而秋季是中原地區農忙收獲的季節,老百姓都在忙著收割糧食,很多士兵和青壯也會返鄉收糧,所以中原王朝沒有多餘的精力去管遊牧民族,所以給了遊牧民族以可乘之機。

楊乾綜合兩個民族最傳統的作息時間,發現,真的是相愛相殺。

當楊乾將一些不是這個時代的東西帶過來後,這個平衡被瞬間打破。

打破的下場就是,遊牧民族被楊乾壓著打。

開春之後,楊乾也準備閃人了,在外麵浪了一年的時間,現在可謂是歸心似箭。

而匈奴人在經過楊乾允許後,也開始忙碌起來,春季是他們增加財富的最好機會,大量的牛羊馬開始反之幼崽。

考慮到這一點,楊乾直接留下五萬大軍駐紮,開始將匈奴王庭分割。

老規矩,五千人一個部族,戰馬少量保存,其餘的全部充公。

沒了戰馬,看這些遊牧民族用什麼東西來打自己。

如果跟自己打步戰?哈哈哈哈哈,楊乾簡直要笑死了,步戰讓你兩隻手兩隻腳草原人都打不過中原人。

隨著春天的到來,不管是草原還是中原甚至西域都忙碌起來。

各自都有各自的事情要忙碌,草原人忙著繁殖動物幼崽,關內則在忙碌著春耕的事情。

至於西域,大家都躺平了,國家沒被滅,但各國的國主貴族幾乎被清算了一遍。

可這並不影響普通百姓的生活,西域人正忙著種地,采摘水果,製作手工藝品,銷往貴霜,中原等地方。

有些西域商人,甚至能將商品送往安息。

還沒等楊乾回來,一隊騎兵已經出發。

朝賢。

開春後,整個中原好似複蘇起來,所有人都感覺渾身懶洋洋的,借著陽光,大家感覺日子有了奔頭。

城門才剛打開,一隊氣息彪悍的騎兵從城門口直接衝入朝賢城內。

“大捷,大捷~~~~~!”

騎兵們一邊騎乘,一邊叫喊。

為首的騎兵大聲喊道。

“西北大捷,武安侯率領二十萬大軍,滅西域三十六國,滅西匈奴,斬首十萬餘,繳獲輜重人馬無數。”

為首的騎兵不斷的叫喊著,拿著代表著武安侯的旗幟,路上無人敢攔截。

在朝賢的所有貴族,百姓,士兵們都懵逼了。

但卻都紛紛歡呼起來。

夏國,中原四國中,唯一一個遵法家,尚勇武的諸侯國,最不怕打仗,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很喜歡打仗。

在夏國,說句不聽的,在街上打個架隻要不出人命,也是稀鬆平常的事情,還是中原械鬥最嚴重的地方。

一個個的,武德充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