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現象被形象地稱為“十檀九空”。
因此,小葉紫檀木樹芯變大的情況並不常見,而且通常是由於生長過程中的自然規律和環境因素導致的。
可現在卻出現了違反規律的情況,這讓帶隊匠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師傅,你說會不會是地上的這些東西?”
一個徒弟被地上的骸骨絆了一下,若有所思的問道。
為首匠人頓時雙眼一亮,沒錯了。
就是因為這裡環境特殊,導致有很多動物進來之後就掛了,腐爛了化為泥土養分。
所以這樹王才能這麼能長,這裡的環境不光不缺少養分,甚至可以說,養分充足還有外溢現象。
這下就說的通了,想到此處,為首匠人激動的不能自己。
剛剛看到樹王的時候,他的內心是一片冰涼,畢竟這麼大的小葉紫檀,八成是空芯,可沒想到,樹王不止不是空芯,甚至芯材部位還在不斷的增長。
不過,他還是反應過來,讓人將枝乾全部搞定後,三個士兵拿著大尺寸的台鋸開始切割樹王的底
部。
大家伐木的技術已經稱的上一流,而且都懂一些,隻要不破壞根係稍稍鋸的時候,往上一些,那樹就不會死。
隻不過等它下一次長出來,可能是自己第十幾世孫的時候了。
還好,旁邊也都是高大樹木,當樹王被鋸斷,隻剩下一點粘連的時候,大量用牛皮和麻布縫合在一起的混合繩索一條條,不要命的將它吊在彆的樹木上。
“聽我指揮,123,放!”
跟著指揮的節奏,眾人艱難的扯著繩索,每次隻放雙手距離。
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後,終於將樹王給緩緩的放在十幾根原木上。
如此這般,接下來就輕鬆了,把路程計劃好後,戰馬在前麵拉,後麵還有士兵推,下麵是圓形的木頭。
每次要滾完的時候,都有士兵將用不到的滾木從經過的地方抬過來,再放入前麵樹王要經過的地方,如此往複。
很多士兵帶著口罩,臉上滿是汗水,這東西實在太過珍貴,說是無上至寶也不為過。
哪怕是荒無人煙的地方,哪怕將一個地方保持在蠻荒時期,但誰也不敢保證,這玩意兒還能發現第二顆。
天時地利人和以及強大的氣運,缺一不可。
2300多石,相當於141噸,如此沉重的重量,不得不讓將領帶著十幾匹戰馬才能勉強拖動一些,近千士兵密密麻麻包圍著樹王,用力推著,不然光靠十幾匹馬,就算拉到倒沫子都拉不出去。
為了保持水
平,超過兩千士兵在樹王前進方向的地麵上,開始整頓露麵。
有樹木的砍伐樹木,有高坡的直接鏟平,有低窪的直接填埋,規整。
有了樹木,樹王就過不去,45米太長了。
有了坡度,彆說十幾匹戰馬就是增加一倍也未必能拉得動。
至於有了下坡?省省吧,一旦速度減不下來,那是真的會死人的。
七天的時間匆匆走過。
在第三天的時間,毋高朗也忍不住跑了過來,最後還是呆在樹王旁邊看著。
這玩意兒,真是個禍害。
如果沒找到樹王,那麼砍完小葉紫檀就能回家了。
可問題是已經知道了這東西,那根本就不可能放棄,軍隊裡麵可有天狩司的人。
這時一個史吏跑了過來,對著匠人問道。
“大人,這顆樹木太過驚人,我覺得應該上史書!”
對於這種畢生難得一見的場麵,作為隨軍史吏自然要記錄下來。
反正不管記錄什麼,都是秉筆直書,最後彙總到史官那邊,至於能不能上就要看史官的意思,但改肯定是不會改的。
很多人以為史吏的脾氣就跟茅坑裡麵的石頭一樣,又臭又硬,錯拉,大錯特錯。
如果跟史官接觸之後,你才知道什麼叫茅坑裡的沉塘石。
匠人拿出本子眉飛色舞的解釋起來。
“小葉紫檀樹王,按照侯爺新頒布的測算單位,長45米,直徑2米,重2300~2350石。”
“芯材豐潤,無空芯,絕對是曠世的好木
材!”
看著史吏仔細的記錄著,匠人稍稍瞄了一眼,意外道。
“你就這麼寫上去?不潤潤筆?”
史吏寫完後,雙手背負滿臉的高深莫測。
“秉筆直書,拒絕潤筆。”
“侯爺的事情,你們也不潤?”
“那是自然!”
匠人直接伸出了大拇指!牛逼克拉斯!一群頭鐵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