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什麼時候準備出發?”
楊乾搖搖頭“還早著,現在天氣雖說不錯,但按照往年的經驗,還得再來一次風雪,如此之後才會逐漸平靜,然後等待春天的到來。”
青青點點頭,她並不關心什麼時候出發,也並不關心氣候的問題,她最關心的是楊乾動向。
“到時候我陪你去。”
楊乾看著青青,不由點點頭“好,到時候能出去,我帶你走。”
青青臉上還是掛著些許的恬靜笑容。
接下來,楊乾也沒有躺平,而是拿出保存很好的手機,打開後看了會電影,太陽能充電寶還是挺給力。
也不知道是哪個劇組人員買的,簡直可以說是軍工級,就是顏值差了一些。
看了一本電影,楊乾還想再看什麼的時候,琴匣裡麵掉落出一份草稿。
楊乾一愣,撿起來看了看,原來是以前對官僚架構的草稿資料。
現在正好無聊,豈不是可以想一下,未來自己的官僚架構問題。
隨著自己的地盤越來越多,現在已經有十個郡在自己手上,可地盤呢?比夏國的二十多個郡都沒的少。
畢竟雲通到遼東還有一大片的地方,以及草原,雖然隻能管轄千裡內的草原,但彆忘了。
玄甲軍,禦風軍,破虜軍常年練兵,千裡外的地方,那都是練兵的場地,殺多少人,抓了多少人,根本沒有人會去在意敵人的死活。
也不會跟上輩子一樣,有衛道士站出來,你這做的對,你這做的不對,歸根結底,還是吃太飽了。
楊乾也有點愣神,如此幅員遼闊的地盤,以及他要求的高效處理政事,三公九卿製度已經逐漸跟不上腳步了。
楊乾開始靠在床榻上,從琴匣裡麵拿出記事本以及精致炭筆,將自己所知道的東西都寫上去,開始計劃起來。
其實按照曆史軌跡來說的話,取代三公九卿製最好的辦法就是將三生六部製給搬出來。
相比於三公九卿製,三生六部製的就要完善很多,區彆也很多。
首先,確立和盛行的時代不同,三公九卿製確立於秦朝,盛行於漢朝。
三省六部製確立與隋朝,盛行於唐朝。
1.內部結構不同:
三公九卿製是綜合性的中.央行政機構,將行政、軍事、監察融為一體,皇帝的家政國政混為一談。
三省六部製則是集決策、審議、行政為一體的中.央行政機構,各部門之間的分工更加明確,彼此相互製約。
2.丞相的組成和地位不同:
三公九卿製下的丞相隻有一個,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有相對獨立的決策、審議和行政大權,對皇權有較大威脅。
三省六部製下,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彼此的分工使相權一分為三,這就削弱了相權,提高了皇權。
3.作用和地位不同:
三公九卿製的確立使專製主義中.央集權製度建立起來。
然後才逐漸趨於完善。
4.作用和地位不同:
三省六部製的確立則使專製主義中.央集權製度趨向於完善。
很多曆史愛好者,覺得三省六部製代替了三公九卿製,其實不然,這不是代替,這是傳承,從無到有,再到輝煌的一個過程。
但麻煩的事情也出現了。
三生六部製從隋朝開始算起,曆朝曆代都有不同的變化以及微調,到了明朝,幾乎連三省都沒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楊乾大致知道一些。
三省的益處就是,省內官員人數較多,並且官位等級較低,不容易出現擅權風波。
同時朝廷權力體係直接被皇帝一分為三,由三個省的官員分彆把持,這也避免了官員集體抱團的現象,同時也削弱了相權,維護了皇權。
舉個例子:朝廷的政令撰寫和頒布是由中書省負責,但是,中書省審核完政令就必須和門下省共同決議,換句話說,門下省如果不同意中書省的政令,那麼中書省的政令是很難下達。
而當門下省和中書省通過了政令後,他們還得彙報給尚書省,尚書省官員需要將政令再過一道關,然後再由尚書省官員把政令呈遞給皇帝,得到皇帝批準後,政令方可遞回中書省來宣詔。
這種體製製度有利於一個朝廷政令的修正和完善,同時也杜絕了一個部門總攬朝政的隱患,通常三省密不可分,卻又彼此孤立,原因就是曆代皇帝都不願意看到三省官員太過和睦。
因此,三省官員時常在朝堂上和部門內吵得不可開交,但是三省越孤立就越對皇權有益處,所以,三省製度在一定程度上是皇帝增強皇權、削弱臣權的一種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