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股之刺 焉能不拔(1 / 2)

“兵部尚書吳清榮,圈養孌童,出入兔巢。”

“駙馬楊長觀與戲子江小樓不得不說的故事。”

“沁水公主竟然是修道大家,故而駐顏有術,如今還是十八模樣。”

“聖君針對津門防衛所作出的決策部署。”

“神京整頓為何可以成功?”

隨著《三國》的連載,大晉時報幾乎每天都要出一期,精彩的情節配合著新聞與八卦食用,老少鹹宜,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都津津樂道。

一時間洛陽紙貴,萬人空巷,墨韻齋創造了報業奇跡,幾乎改變了這個時代的報業生態。

而在大晉時報火爆的同時,周元也開始了自己在文化思想上的入侵,關於中原流寇一事。

江南大儒沈樵山,親自寫出了一篇聖道策論,題為《吾輩儒生》。

他宏篇大論講述了儒家如何崛起,如何治理天下,又分析了如今大晉的局勢,以及如今讀書人養成的各種沉屙爛習。

虛榮、揚名、追求詩詞之風雅,而枉顧所載之大道,流連於交際場所,以結識達官貴族為榮,而忽略了治學之本質。

他針砭時弊,說出了中原流寇犯下的種種罪行,並嚴厲譴責朝廷中提和的守舊派,稱他們為國之蛀蟲。

他要求當代讀書人必須以天下為己任,做實事而輕虛名,並正式意義上寫出了那四句當世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生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文章風格激進,字如刀槍劍戟,鋒銳無比,振聾發聵。

一時間,這個神京都為之顫抖。

無數讀書人爆發了前所未有的大集會,紛紛討論起樵山公這篇驚世文章。

大晉時報又詳細講述了,在臨安府之時,沈樵山一眾大儒,舍生取義,與反賊勢不兩立的事跡。

整個文人圈,都已經把沈樵山奉為了神明。

“甚至傳出流言,什麼內閣迂腐,楊國忠老而不死是為賊也!”

“這等言論,我們豈能縱容?”

“這周元是要壞我們根基啊!搶了五軍營,搶了宣府和津門,現在還要抽我們的筋,吸我們的血。”

“諸位,再不還擊,朝廷就該由周元做主了!”

一個隱秘的包廂內,一眾老人麵麵相覷,眼中都閃爍著精芒。

其中一個老者歎道“最開始老夫就說了,不能讓大晉時報這種東西出現,要從根源上掐掉,當時你們不以為意,現在呢?”

“現在大晉時報已經成了刺向我們的刀了!周元這步棋,太過精妙,現在我們被動得很!”

一個中年人道“也怪我們沒有提前給布政司打招呼,現在還來得及嗎?”

“晚了!”

老者沉聲道“陛下得位不正,多年來做了不少實事,試圖收攬民心,收效甚微。”

“如今大晉時報一出,把陛下的功績都散播了出去,這個時候你讓神京布政司去封大晉時報?你看他們會不會吐你幾口唾沫。”

一個白發老人拍了拍桌子,吼道“都彆吵了,再吵下去有什麼意義,吳尚書,今日你也來了,給點主意?畢竟你是最主要的受害人啊!”

吳清榮臉色陰沉,咬牙道“熬鷹多年,如今卻被雛鷹啄傷了眼睛,這個教訓真是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