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明的身影出現在龍騰啤酒廠的保衛科門前,他的步伐輕快而穩健,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平和而堅定的光芒。
他的突然出現並沒有引起太多的驚訝,因為工人們已經習慣了這位廠長不定時的突擊檢查。
在這個時代,廠長與工人之間的關係更像是同誌間的互相關懷,而非上下級的嚴格劃分,最起碼明麵上如此。
保衛科的辦公室不大,牆壁上掛著幾張工作製度和安全規範的宣傳畫,簡單的木桌和椅子擺放得整整齊齊。
李向明走進去時,幾名保衛科的工人正在討論著最近的安全巡查記錄。
“同誌們辛苦了。”李向明的聲音溫和而有力,他微笑著向在場的工人們點頭致意。
工人們抬起頭,看到是廠長,他們的臉上露出了樸實的笑容,紛紛起身回應:“廠長好!”
一名年輕的保衛工,手裡還拿著一本翻開的記錄本,有些緊張地站直了身體:“廠長,我們正在檢查這個月的安全記錄。”
李向明點了點頭,他的眼神中帶著讚許:“很好,安全無小事,你們的工作很重要。”
他走到桌邊,仔細地查看了記錄本上的內容,不時地提出一些問題,工人們一一回答,他們對答如流,顯示出對工作的熟悉和負責。
“最近有沒有什麼異常情況?”李向明關切地問道。
“沒有,廠長。一切都很正常。”保衛科長,一個中年工人,語氣堅定地回答。
李向明滿意地點了點頭,他的目光掃過每一個工人的臉龐,他們的眼神中都透露出對工作的認真和對廠長的尊敬。
“同誌們,你們是工廠的第一道防線,也是最後一道防線。”李向明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嚴肅,“我們不僅要保證生產安全,更要保證同誌們的人身安全。”
工人們認真地點頭,他們知道,這位廠長總是把工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隨後,李向明又走訪了龍騰化肥廠和龍騰製藥廠的保衛科。
在龍騰製藥廠,李向明坐在保衛科辦公室裡,兩位保衛科的同誌,老王和老劉,正坐在桌前,低聲討論著工作。他們倆都是退伍軍人,年紀稍大,但身姿依舊挺拔。
“同誌們,今天工作還順利嗎?”李向明的聲音打破了辦公室的寧靜。
老王和老劉見到廠長突然到來,立刻站起身,恭敬地回答:“廠長,一切都好。”
李向明微笑著示意他們坐下,自己也拉過一把椅子,坐在了他們對麵。他的目光溫和,帶著一絲好奇:“我聽說你們兩位以前都是軍人,還在半島打過仗?”
老王和老劉相視一笑,老王點了點頭,開始回憶起那段崢嶸歲月:“是啊,那時候我們還年輕,響應國家的號召,就去了前線。”
老劉也打開了話匣子,他的眼中閃過一絲懷念:“那時候條件艱苦,但我們的意誌堅定,為了國家的和平,再苦再累也值得。”
李向明靜靜地聽著,他的眼中流露出敬意。他知道,這些老兵為了國家付出了太多,現在他們雖然脫下了軍裝,但那份軍人的本色依舊沒有改變。
“你們在戰場上的經曆,一定很難忘吧。”李向明輕聲問道。
老王歎了口氣,他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沉重:“確實很難忘。我們失去了很多戰友,但那些犧牲讓我們更加珍惜現在的和平生活。”
老劉接著說:“是啊,現在我們雖然不在前線了,但在保衛科工作,也算是另一種形式的保衛國家吧。”
李向明點了點頭,他的眼神中充滿了讚許:“你們都是國家的功臣,現在又在新的崗位上繼續為國家做貢獻。我代表工廠,也代表國家,向你們表示感謝。”
老王和老劉的臉上露出了謙遜的笑容,他們知道,這位廠長是真心實意地尊重和感激他們。
“廠長,我們隻是做了我們應該做的事。”老王說,“現在我們更關心的是如何做好工廠的安全保衛工作,保護好同誌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李向明站起身,他的臉上帶著堅定的表情:“有你們在,我相信我們的工廠會越來越好。你們的經驗是寶貴的財富,也是我們工廠的財富。”
他環顧四周,再次確認了辦公室裡的一切都井然有序,然後滿意地點了點頭:“繼續保持,同誌們。我會繼續支持你們的工作。”
老王和老劉也站起身,他們向李向明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請廠長放心,我們一定不辱使命。”
李向明回以一個鄭重的點頭,然後轉身離開了保衛科。
下午,李向明坐在辦公室裡,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整潔的桌麵上。
他的目光落在了桌上的文件上,但心思卻似乎飄得更遠。
工廠的運營已經進入了正軌,各項工作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這讓李向明感到了一絲久違的輕鬆。
他站起身,走到窗邊,眺望著遠處的工廠區域。
機器的轟鳴聲、工人的談笑聲、以及偶爾傳來的哨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首和諧的工業交響樂。
工人們忙碌的身影在車間內外穿梭,一切都顯得那麼井然有序。
李向明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他知道,這份平靜和有序來之不易,是所有工人共同努力的結果。
他回想起過去那些忙碌的日子,每天都要處理各種突發事件,協調各個部門的工作,確保生產不受影響。
而現在,工廠的管理體係已經完善,工人們也都已經熟悉了自己的職責,這讓李向明有了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工廠的未來。
他決定利用這段時間,對工廠的長遠發展做一些規劃。
他回到桌前,拿起筆,在筆記本上勾畫著工廠的未來藍圖。
他計劃引進一些新的生產設備,提高生產效率;他還打算增設一個研發部門,開發新的藥品配方,以適應市場需求。
正當李向明沉浸在規劃中時,辦公室的門被輕輕敲響了。
“進來。”
李向明抬起頭,目光溫和。
門被推開,一個年輕的工人走了進來,他的手裡拿著一封信。
“廠長,這裡有一封給您的信。”年輕工人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緊張。
李向明接過信,信封上沒有寄件人的名字,隻有一行工整的字跡:“李向明廠長親啟”。
“是誰送來的?”李向明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