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合作會議(2 / 2)

上級領導點了點頭,他從抽屜裡拿出一份文件,遞給李向明:“這是鄰近幾家農場和農業合作社的資料。我已經和他們初步溝通過,他們對合作持開放態度。”

李向明接過文件,迅速瀏覽了一遍,他的眉頭微微皺起,思考著合作的具體方案:“領導,我建議我們首先組織一個聯合技術團隊,由各農場和合作社的技術骨乾組成。我們可以定期召開會議,交流技術經驗,共同研究新的肥料配方。”

上級領導讚許地點了點頭:“好,這個想法很好。你負責牽頭組織這個團隊,我會提供必要的支持。”

很快,李向明坐在辦公室裡,桌上放著一張區域地圖和一疊電話記錄,他準備開始聯係鄰近的農場和農業合作社。

他拿起電話聽筒,撥通了第一個號碼,等待著電話那頭的回應。

“您好,我是龍騰化肥廠的李向明。”他的聲音清晰而有力,透露出誠意和決心,“我想和您討論一個合作項目,目的是提高肥料效率,支持我們的農業生產。”

電話那頭,是附近一個大型農場的場長,他的名字是老劉。老劉的聲音帶著一絲好奇:“李廠長,您好。我很感興趣,您能詳細說說嗎?”

李向明詳細地解釋了合作的目的和預期目標,他提到了新肥料配方的研發和生產流程的改進。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對農業發展的深刻理解和對科技進步的渴望。

“我們希望通過合作,集合各方的智慧和資源,共同研發出更適合本地土壤和作物的肥料。”李向明說,“我們相信這不僅能提高肥料效率,還能為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老劉在電話那頭沉思了一會兒,然後回答:“李廠長,您的想法很好。我們農場一直麵臨著肥料效率的問題,我願意參與這個合作項目。”

李向明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他認真地記下了老劉農場的詳細信息,並約定了下次麵談的時間。

隨後,他繼續撥打下一個電話。

這次是給一個農業合作社的負責人,一個名叫趙剛的中年男子。

電話接通後,李向明再次詳細地介紹了合作項目。

“趙社長,我們希望通過這次合作,能夠提升肥料的效果,減少浪費,提高作物產量。”李向明說。

趙剛在電話那頭聽得很認真,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對新技術的期待:“李廠長,我們合作社一直在尋找提高生產效率的方法,這個合作項目聽起來非常有前景。”

電話裡,趙剛詳細詢問了合作的細節,包括資源共享、技術交流和成果分配等。李向明一一回答,他的回答讓趙剛感到滿意和安心。

“好的,李廠長,我們願意加入這個合作項目。”趙剛最後說,“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夠取得成功。”

隨著電話一個接一個地打出,越來越多的農場和合作社表示願意參與合作。李向明的筆記本上記滿了會議記錄和合作意向,他的心中充滿了對未來合作的期待和信心。

電話結束後,李向明站在窗前,望著遠處的田野。

夕陽的餘暉灑在廣袤的農田上,金黃的麥浪隨風起伏,仿佛在預示著即將到來的豐收。李向明深吸一口氣,感受著空氣中泥土和作物的芬芳,他的心中充滿了希望。

他知道,這些合作不僅僅是技術上的聯合,更是人心的凝聚。在這個特殊的年代,每個人都在為了國家的發展和人民的福祉而努力。他想起了毛主席的教導:“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他深感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

回到辦公桌前,李向明開始起草合作計劃書。他詳細列出了合作的目標、步驟和預期成果,以及如何合理分配資源和共享技術。他的筆尖在紙上飛快地移動,每一個字都凝聚著他的智慧和決心。

夜深了,辦公室裡的燈光依然亮著。

第二天清晨,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灑在李向明簡樸的辦公室內。他早早地來到辦公室,將昨晚加班完成的計劃書再次仔細檢查了一遍。

這份計劃書不僅包含了合作的目標和預期成果,還有詳細的實施步驟和資源分配方案。

李向明穿著整潔的中山裝,胸前彆著一枚閃亮的像章,這是這個時代的標誌。

他拿起計劃書,走出辦公室,前往會議室。

會議室裡,各農場和合作社的代表已經陸續到達。他們穿著樸素的工作服,臉上帶著樸實的笑容。

他們中有經驗豐富的老農,也有充滿朝氣的年輕技術員,每個人都代表著一方的力量和智慧。

李向明走進會議室,微笑著向大家點頭致意。

他走到會議室的前端,將計劃書放在講台上,然後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精心準備的演講。

“尊敬的各位代表,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參加今天的會談。”李向明的聲音堅定而有力,“我們都知道,肥料是農業生產的重要支撐。今天,我們聚集在這裡,是為了共同探討如何通過合作,研發出更高效的肥料,以

提高我們的農業生產力。”

他詳細解釋了計劃書中的每一項內容,從資源共享到技術交流,從新肥料的研發到生產流程的優化。他的講解既專業又通俗易懂,確保每個人都能理解合作項目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在講解的過程中,李向明不時地用目光掃視全場,確保每個人都在認真聽講。他注意到,代表們的眼神中透露出興趣和期待,他們不時地點頭,或是在筆記本上記錄下關鍵信息。

講解結束後,李向明邀請大家提出意見和建議。一位老農首先發言,他的聲音沙啞但充滿力量:“李廠長,你們的計劃聽起來很好,但我們如何確保新技術能夠適應我們這裡的土壤和氣候條件?”

李向明認真地聽著,然後耐心地回答:“這位同誌提了一個非常好的問題。我們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計劃書中提到了我們將進行小規模的試驗,以收集數據並調整配方,確保新肥料能夠適應不同地區的需要。”

接著,一位年輕的技術員提出了關於技術培訓的問題:“李廠長,我們合作社的技術力量相對較弱,你們如何幫助我們提升技術水平?”

李向明微笑著回答:“我們將組織定期的技術培訓和交流會議,不僅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還會提供實際操作的指導。我們的目標是讓每個參與者都能掌握新技術,共同提高。”

隨著會談的深入,更多的問題被提出,李向明都一一耐心解答。他的態度誠懇而堅定,不僅贏得了與會者的尊重,也增強了他們對合作項目的信心。

會談結束後,李向明與每位代表握手告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