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農業研究所(1 / 2)

次日,在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後,李向明並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前往了四九城的農業研究所。

他的步伐中帶著一種急迫感,因為他心中有一個新的想法,這個想法可能對提高肥料效果有重大影響。

農業研究所坐落在四九城的一角,靠近李向明所在的縣城,周圍環繞著試驗田。

李向明走進研究所的大門,迎麵而來的是一股泥土和新芽的清新氣息。

他穿過走廊,來到了所長辦公室。

所長是一個年邁的學者,名叫陳教授,他的眼睛裡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和對土地的熱愛。

看到李向明,陳教授放下手中的放大鏡,微笑著站起身來。

“李廠長,你來得正好,我正想和你討論一下新的作物品種。”

陳教授的聲音溫和而充滿熱情。

李向明點了點頭,他的眼神中帶著一絲期待:“陳教授,其實我今天來,是想和您探討一下如何將我們的肥料與新的作物品種結合起來,以提高產量和質量。”

陳教授的眼中閃過一絲興趣,他示意李向明坐下,然後開始詳細地介紹他們最近在作物品種改良上取得的進展。李向明認真地聽著,不時地點頭或提出問題。

“我們最近培育出的一種小麥新品種,它對肥料的需求與普通品種有所不同。”陳教授指著桌上的一些樣本說,“如果能夠配合適合的肥料,我相信產量可以提高至少兩成。”

李向明的眉頭微微皺起,他開始思考如何調整肥料配方以適應這種新品種。

他知道,這不僅是一個技術挑戰,更是一個提高農業產出的機遇。

討論持續了幾個小時,直到夕陽的餘暉透過窗戶灑在辦公室的地板上。

李向明和陳教授一起走到試驗田邊,觀察著那些翠綠的小麥幼苗。

他們的臉上都帶著一絲期待的笑容,因為他們知道,這些幼苗承載著豐收的希望。

“陳教授,我們龍騰肥料廠願意全力支持這項研究。”李向明的聲音堅定而有力,“我們將提供所需的肥料,並與您一起跟蹤作物的生長情況。”

陳教授緊緊握住李向明的手,他的眼中閃爍著感激的光芒:“李廠長,感謝您的支持,我相信我們的合作將會帶來突破性的成果。”

隨著夜幕的降臨,李向明告彆了陳教授,踏上了回家的路。

第二天,李向明早早地來到了龍騰肥料廠的辦公室,他的心情有些激動。

與陳教授的合作對他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挑戰,也是一個巨大的機遇。

他坐在辦公桌前,攤開了與合作相關的所有文件和資料,開始仔細地審閱和準備。

辦公室的門被輕輕敲響,他的助手小陳走了進來,手裡拿著一份文件:“李廠長,這是與農業研究所合作的具體計劃草案,您看一下。”

李向明接過文件,他的眼神迅速掃過紙上的每一項內容。

他的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顯然是在深思熟慮。過了一會兒,他抬起頭,對小陳說:“這份計劃書很詳細,但我們還需要增加一些關於肥料配方調整的部分。我們要根據陳教授提供的作物生長數據,製定出最適合新品種作物的肥料配方。”

小陳點了點頭,他的眼神中帶著一絲敬佩:“好的,李廠長,我馬上去補充這部分內容。”

李向明繼續審閱文件,他的手指輕輕敲打著桌麵,發出有節奏的聲響。

午後,李向明帶著完善後的合作計劃書,再次前往農業研究所。

他的步伐堅定,眼神中閃爍著決心的光芒。他走進陳教授的辦公室,兩人再次坐下來,開始了深入的討論。

“陳教授,我們根據您提供的作物生長數據,製定了幾套肥料配方方案。”李向明將文件遞給陳教授,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自信。

陳教授接過文件,他的眼神迅速掃過紙上的數據和圖表。

他的眉頭微微皺起,似乎在思考著什麼。過了一會兒,他抬起頭,對李向明說:“李廠長,你們的工作效率很高。這些配方方案看起來很有前景,但我們還需要在試驗田裡進行實地測試。”

李向明點了點頭,他的眼神中帶著一絲期待:“這是當然的,陳教授。我們已經準備好了試驗田,隨時可以開始肥料的施用和效果監測。”

兩人繼續討論著合作的具體事宜,陽光透過研究所辦公室的窗戶,灑在李向明和陳教授身上,兩人的影子在地板上交織。

他們麵對麵坐著,中間的桌子上攤滿了圖紙和數據報告,周圍是一排排裝滿植物樣本的玻璃罐,牆上掛著各種作物生長周期的圖表。

陳教授的手指在一份試驗田管理計劃上輕輕敲打,他的眼神專注而深邃:“李廠長,關於試驗田的管理,我建議我們采取輪班製度,確保每天都有專人負責觀察和記錄作物的生長情況。”

李向明點了點頭,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讚許:“這是個好主意,陳教授。我們可以從工廠裡挑選一些有經驗的工人,與研究所的技術人員一起工作,這樣既能保證數據的準確性,也能促進雙方的交流學習。”

兩人繼續討論著,陳教授拿起一支筆,在紙上勾畫著:“數據收集和分析是關鍵。我們需要定期收集土壤樣本和作物樣本,分析肥料的吸收率和作物的生長速度。”

李向明俯身查看陳教授的圖表,他的眉頭微微皺起,似乎在思考著什麼:“我們可以利用工廠的實驗室資源,建立一個快速反應機製,一旦數據出現異常,立刻調整肥料配方。”

陳教授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對合作成功的信心:“李廠長,您的反應機製想法很好。這樣我們就能在第一時間內解決問題,提高工作效率。”

討論逐漸轉向了肥料生產調整的細節。李向明從公文包中拿出一份文件,遞給陳教授:“這是我們初步擬定的肥料生產調整計劃,我們計劃根據試驗田的數據反饋,逐步調整生產比例,以確保肥料的最大效能。”

陳教授接過文件,仔細閱讀著,他的手指輕輕撫摸著紙張,仿佛能感受到那些文字背後蘊含的辛勤和智慧。過了一會兒,他抬起頭,眼中帶著一絲興奮:“這個計劃非常詳細,李廠長。我認為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細化,特彆是在肥料成分的微調上,我們需要更加精確的數據支持。”

隨著夕陽的最後一抹餘暉消失在天際,李向明和陳教授結束了他們漫長而富有成效的討論。李向明站起身,舒展了一下因久坐而僵硬的腰背,他的臉上帶著滿足的微笑,眼神中閃爍著對未來合作的期待。

“陳教授,今天我們討論的這些內容,我會儘快整理成正式的文件,然後我們雙方簽字確認。”李向明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絲不容置疑的決斷。

陳教授也站了起來,他的眼神中同樣充滿了堅定:“李廠長,我完全同意。這次合作對我們雙方都意義重大,我會讓我的團隊立刻開始準備工作。”

兩人一同走出辦公室,穿過研究所的走廊。

走廊的牆壁上掛著一些農業科學的宣傳畫,以及一些曆史上農業改革的照片。

李向明的目光在這些畫上停留了片刻,他的心中湧起了一股對農業科學發展的敬意。

“陳教授,這些宣傳畫很有啟發性。”李向明指著一幅展示農業機械化的畫說,“我們的合作,也許在未來也會成為這樣的曆史時刻。”

陳教授點了點頭,他的臉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李廠長,您說得對。我相信,我們的合作將會開啟一個新的篇章。”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