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9 好想回家(2 / 2)

蘇蘭英想回家了,蘇小漓也想了,她想趕緊回家組起一支“組裝衝鋒隊”!

她進廠說明來意後,被門衛老大爺將信將疑地領進了辦公室。

話音剛落,車間主任還沒發話,會計先甩過來一個“完全不相信”的小白眼。

眼前這小娘牛皮吹上天哦!

這裡是生產廠家,每天的出貨量以“千”為單位計算,這小娘以為是在菜市場買菜嘛?三五毛錢就可以搞定。

瞎耽誤工夫!

家裡來個大人趕緊領走啊!

車間主任姓韓,也頗為詫異,上下打量了她一番,小姑娘還沒成年呢吧?

“冒昧問一下,您今年多大了?”

蘇小漓一噎,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22歲了呀!”

韓主任狐疑地“喔?”了一聲,“可你看上去也就17、8啊!”

確實往上虛了太多的蘇小漓:“……”

“嗐,麵嫩唄!我們全家都是這樣,我是烏孝那邊的一位大姐介紹來的,您放心,咱們能去車間看看嗎?”

趕緊轉移話題,再聊下去就要查戶口了!

韓主任若有所思,他們的確往烏孝那邊發了不少零件,沒準是家裡大人派過來的。

蘇小漓見韓主任信了幾分,接著聊起了自己對輸液管的了解。

一次性輸液器本就是現代醫療中最常見的醫療耗材。

她更是專業人士,對輸液管熟得不能再熟了。

句句話都能說到點子上,韓主任漸漸放下了疑惑。

看車間嘛,反正也吃不了虧,大不了小姑娘就是進貨少點嘛。

人家都找上門來了,總得表示一下他們廠的誠意和實力吧。

廠子現在正是缺組裝人手的時候。

按理說,組裝這活兒不費腦子,就是費手費眼費時間,強度大產量低。

一套輸液管是由靜脈針或注射針、針頭護帽、輸液軟管等8個部分連接組裝而成。

最困難的是“流量調節輪”這個部分。

看似簡單,實則相當麻煩。

由於輸液器軟管難以夾取和定位,同時調節輪和調節殼的滑道之間需要壓裝,使得三者之間的組裝尤其複雜。

最熟練工人想要完成一件,也得費不少功夫。

小小一個“流量調節輪”,嚴重拉低了整個組裝車間的效率。

平均下來,一個熟練工單班能完成50件左右,全廠30多個組裝工人,愣是趕不上流水線的生產速度!

成品一檢查完就發去消毒,剩下的工人就是三班倒,也來不及做完。

眼看零部件越積越多,催單電話的語氣越來越急……

領導班子成員們愁的啊,個個臉黑成了碳。

幸好這時,有個女工忐忑地問了一句:

“領導,能帶回家去組裝嗎?家裡老人小孩都需要照顧,再不下班家人連飯都吃不上了。”

“帶回家?”

這問題一下子打開了大家的思路。

她能帶回家,那些原就在家裡閒著的人們,是不是也可以乾這事啊?

廠長當即拍板:對外尋找手工單!

有了正確思路,辦事就順利多了。

對外分包之後,組裝效率一下子上來了,訂單擠壓的情況也緩解了不少。

廠長決定進一步擴大產能。

就在這檔口,蘇小漓找上門了。

這次有車間主任的詳細介紹,蘇小漓在車間轉了好幾圈,對上輩子用慣了的輸液管有了不少新認識。

謝謝親們的及時追訂~

還有你們的票票~

每一票我都記在心裡~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