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我的男人(2 / 2)

不太像她聊工作的風格,顧非寒有一點點意外,“這麼快?”

“嗯,本來要講新項目的事兒,結果陸……哥哥說他明天來京城,見麵聊。”

蘇小漓現在皮更厚了些,雖然內心羞恥感依舊……

被陸斯年“逼著”叫了那麼多次,這聲“哥哥”好歹能叫順口了。

況且,顧非寒每次聽到自己直呼陸斯年為“陸斯年”時,表情都會不爽。

蘇小漓測試過幾次,如果改稱“哥哥”的話,這家夥的表情還能好點,最多就是不屑或者不耐煩而已。

深刻考量下,蘇小漓決定,無論麵對他們兩個誰,統稱陸斯年本人為“哥哥”。

羞恥就羞恥吧,認了,總比哄顧某人不費勁。

顧非寒聞言,本來甜如蜜、熱汩汩的心中,忽而被倒入一大桶苦瓜汁凍成的冰塊。

陸斯年則恰恰相反。

幾天以來,不,應該說一年以來,陸斯年發現自己,越來越……驚豔於她、沉迷於她。

小漓是天生的陸家人。

她天生就屬於陸家。

爺爺說的,陸斯年也是這麼認為的。

總有無數個瞬間發覺她的好,總有說不完的話想要和她講。

每隔一天的一通長電話,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陸斯年。

距離上次給她打電話通報好消息,這一次隔了整整5天零7個小時,不曾通信,亦沒有電話,音訊完全中斷。

半夜驚醒,陸斯年時常不知身在何處。

對他來說,是極大的考驗。

這幾日都不知怎麼熬過,每天起來,看著魚肚白天空,癡癡發呆。

擔憂、無奈、失落、所有被忍耐逼近邊緣的焦躁,終於因著蘇小漓主動打來的這通電話,有所緩解。

以前是等她高考,現在塵埃落定,陸斯年不想再等了。

掛斷電話,陸斯年手上快速收拾起來。

第二天一上午,顧非寒和蘇小漓哪裡都沒去,依舊一人一本書,窩在沙發上依偎著看書。

顧非寒讀的是那本早已翻舊了的《第三次浪潮》,一邊讀一邊思考些什麼。

蘇小漓手裡是一本《書劍恩仇傳》。

這是大師的第一部武俠作品,也是目前在內地出版的唯一一套正版書籍,首印50萬冊,定價4元,封麵設計是一根枯枝的照片。

據她上輩子的記憶,當時這一套書支付給大師的版稅是5萬元。

大師一分沒要,5萬版稅全部捐獻,還給出版社寫了一封信,表示其中一萬元給電影製片廠做獎金;兩萬元讚助京城圍棋協會;兩萬元留在繁華藝術出版社,給所有員工發福利。

蘇小漓心頭某個心思一閃而過。

話說,淩義成給的20萬,是不是可以拿出一部分……

回頭有合適的機會,倒真可以盤算一下這件事,就當是為他積累功德,希望老天爺也能幫他一把。

她轉而看向手中的書。

這本雖然比大師後期的作品尚有不足,但與以前的武俠比,已不可同日而語。

裡曆史與傳奇融為一體、史筆與詩情結合,虛實相間,很是好看。

隻是,有一位悲情男主。

沒有人是完美的,哪怕男一號也不行。

一個正麵的英雄人物,卻因為他在感情上的不直爽,實在是給自己的愛情,人為地設置了諸多障礙。(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