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焦灼的對峙(1 / 2)

從一開始的震驚,到後來的接受,再到昨晚的……期待。

昨天晚上兩人明明已經都動了情,顧非寒為什麼沒有用呢?

應該不是因為害羞。

顧非寒向來是個想要什麼就很直接的人。

那就是不想要?

不會吧,昨晚的熱情不是假的,甚至比兩人在清州時更甚。

是為了照顧自己?

可自己沒有拒絕他啊,反而給了他肯定的回應。

蘇小漓默默關上抽屜。

顧非寒,他怎麼了?

兩人各自隱藏下那點兒女心事吃了早餐,顧非寒將蘇小漓送到華港大廈就撤了,約了晚上6點來接她。

蘇小漓和陸斯年再次火速投入到工作中,這幾天兩個人碰了不少事情,要開展和跟進的工作實在是太多了。

除了京城的新商場,陸老爺子將內地所有的產業也交給了陸斯年一並熟悉。

另外,陸斯年一直跟進著醫療器械廠的項目,目前訂單量已經排滿。

蘇小漓對初代產品又提出了不少改進意見,很多功能在靈正縣這個小地方是滿足不了的。

她想借著奶奶婚事,去趟港島陸氏集團的醫療研究中心。

未來如果在陸氏的研究中心組一個研發團隊,又或者在華清大成立一個實驗室,請自己的老師和同學加入進醫療器械的研究中來。

形成研究中心、大學實驗室與產業化工廠一體化。

甚至一部分高精尖的技術廠房,可以直接建在毗鄰校園的地方,連通實驗室,實現產業發展、科學研究與學生培養密切融合。

既可以為學校提供實習實踐的場所,科學理論轉化為實際應用,現場驗證、規模生產,轉化為真正服務千家萬戶的產品,收獲經濟效益。

也能為醫療器械公司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原動力。

從此走上產研學融合的路子。

去港島研究中心這事兒好辦,那麼問題來了,自己到底被華清大的生醫工程專業錄取了沒呀?

顧家客廳,顧非寒的三姐夫——談文鑫正陪著老泰山顧老爺子喝茶,手中拿著兩份報紙副刊。

一份是昨天的。

上邊有各省高考狀元名單和訪談,唯有冀北省的,隻有名單、分數和家人訪談的隻詞片語,顯得有些格外突出。

另一份則是新鮮出爐的今早的報紙副刊。

上邊有高考滿分作文的選載,最醒目的一篇就是冀北省高考生蘇小漓的《樹木·森林·氣侯——論人才合理流動的大時代》。

“爸,您看,咱們小寒還真找了一位女狀元。”說著,談文鑫遞給顧老爺子第一份副刊。

顧老爺子之前隻聽顧非寒講過蘇小漓學習過得去,沒想到一看報紙,平日裡練就的不動聲色,此時也有了一絲不淡定,眼睛裡瞬間出現了光彩。

“嗯,好,不錯。”老爺子難得一下子給了三個肯定答案。

“這孩子怎麼沒被采訪呢?”他有些疑惑,顧老爺子上下瞅瞅對比了一下,全國一張卷,蘇小漓的成績全國排在第三。

咋啦,瞧不起全國高考探花?

“爸,您忘啦,那姑娘高考完就來了京城,還來家做客來著。記者們根本沒在冀北逮到人。”談文鑫笑著回答。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