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草籽強,元洲龍伯就是靠它,最近幾百年裡人口才增長迅速。”
智慧生物種植的糧食誰不是野生草木,能讓老古說一句比草籽強,足可證明粟的特殊。
燭吟道:“看來龍伯要先恢複元氣,修建城邑了。”
老古讚同。
但倆人一起被打臉。
羽人彎道超車了。
大洪水後的一千八百年,羽人在元洲南部的沿海平原上修建起大洪水後第一座城邑。
“我忘了羽人會飛。”老古更正自己的意見。“這些家夥在純粹的狩獵時代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可以通過獵殺那些巨獸獲取食物,從而累積起比其它族群更多的人口,雖然這種人口優勢在龍伯馴化粟之後不再是優勢,但這個節骨眼上,他們也將元洲大地上的巨獸獵殺得差不多了,開始尋求其它食物來源,有龍伯這個鄰居在旁,自然會學習。”
大荒有很多巨獸,真正的巨獸,體型大如山嶽,對其它族群而言,這樣的巨獸非常難對付,隻能通過擠壓生存空間讓這些巨獸的數量慢慢減少,雖然有用,但緩慢,整個過程需要成千上萬年。
沒辦法,在自然界,體型就是王道,大就是無敵。
會飛的羽人不遵循這一道理,長翅膀能飛的羽人將燧石打磨成石矛,再飛到高空,數十支石矛投下,霸王龍都得跪。
能獲取更多的食物,自然能養活更多人口,在龍伯的農業突破前,元洲百族中,就屬羽人人口最多。
龍伯的農業雖然增長了人口,但優勢也需要時間積累,在前期,龍伯還沒積累起足夠的優勢,按正常發展,當是底蘊深厚的羽人在固步自封中腐朽,來日被積累起足夠的龍伯按在地上摩擦。
但隨著元洲大地上巨獸數量的銳減,人口眾多的羽人也遇到了困擾。
飛行對體力消耗非常驚人,因此羽人每日要攝入大量肉食,在巨獸數量銳減後,羽人尷尬的發現,狩獵普通動物,獲取得肉食還不夠消耗,這麼下去,羽人將迎來大饑/荒。
窮則思變。
無視山川阻隔自由往來元洲大地的羽人很快發現了龍伯的生活方式,開始學習種地。
但是,早期的農業產量,老古可能不太清楚,但種過地的燭吟非常有發言權。
這年頭的農業收成主打一個隨心所欲。
用一句話來描述:農神心情好,今年豐收,農神心情不好,今年絕收。
對了,農神不是唯一影響農業的因素,除了農神,還有雨神和風神,都是心情好就豐收,心情不好就絕收的因素。
就算這仨給麵子,那也還有各種植食的飛禽走獸在等著你,一個不留神,地裡的莊稼就被禍禍了。
走獸還好,人可以通過修築土牆將田地圍起來——雖然很扯淡,但最早的牆不是城牆,而是田封——防止大量走獸跑進去,少量走獸就沒辦法了。
最棘手的反倒是飛禽與鼠,這倆主打一個防不勝防,不耗費大量力氣根本防不住,耗費大量力氣也未必防得住,但農業產量那麼低,若耗費大量力氣,大概率要餓死。
綜上,不論大洪水前的古妖還是大洪水後的龍伯,都不是純粹的靠農業吃飯,而是采集狩獵畜牧種地並行,獲取食物的途徑多才能不餓死。
羽人也很快意識到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