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橫煉(2 / 2)

再加上元統製使已經跑不動了,終於在一棵鬆樹下被倭軍追上,其結局如何後人不得而知,但想必不是當場被格殺,就是被捆綁住拖回倭軍大營砍了。

雖然元統製使的死活輕如鴻毛,但是李氏朝鮮全羅右道水軍節度使:李億祺,的戰死實在是李氏朝鮮水師不可估量的損失。

也隻有全羅右道的李氏朝鮮水師軍隊,一直與敵交戰,直至全軍覆沒,最後自沉於海中。

此消息傳開後,正在尚慶右道草溪服役的李舜臣聞訊,他不勝痛哭!就連李氏朝鮮都元帥:權栗,也不得不連忙趕來問計,把李舜臣請去沿海前線查看情況。

大明方麵緊急調動軍隊開赴李氏朝鮮王國,第一批到達明軍共約3萬餘人,由明備倭總兵:麻貴,率領1萬7千人駐守京畿右道漢城府、明東征左副總兵:楊元,率領遼東騎兵3千人駐守全羅左道南原都護府、明大寧總兵:陳愚忠,率領騎兵3千人屯兵全羅右道全州府、明海防副總兵:吳惟忠,率領4千人進至忠清左道忠州牧與南原都護府互相呼應,明宣武衛遊擊將軍:茅國器,率兵3千人屯守尚慶右道星州牧,控製島嶺、秋風嶺。

另一邊李氏朝鮮宣祖昭敬郡王河城大君:李昖,也在群臣們的壓力之下,不得不起複起李舜臣為「三道水軍統製使」。

8月初3日,李氏朝鮮三道水軍統製使:李舜臣,臨危受命在南海岸收集殘船12艘、殘兵100餘人。

李氏朝廷判斷水師已不可能振興,就命李統製使改從陸戰,但是李統製使卻上書反對道“朝鮮語:自壬辰年至今五六年間,倭賊之所以不敢攻入全羅左右道,全是因為有水師阻遏道路,現在臣還有十二艘戰船,出死力拒戰,還有勝算,如果完全撤廢水師,那麼就是倭賊的慶幸了,臣擔心他們從全羅左右道直抵漢江,雖然戰船不多,但隻要微臣不死,倭賊就不敢欺侮我國!”

李氏朝鮮郡王收到書信後,急忙收回成命。

緊接著倭軍大批來襲連克尚慶右道晉州牧泗川縣、全羅右道光州牧一帶。

8月13日,由幕府左近衛權中將:宇喜多秀家、幕府第二軍右副將:小西行長、幕府第五軍下參議:島津義弘,等所率領的五萬倭軍從尚慶右道夾擊而來,直撲全羅左道南原都護府城外。

再加上李氏朝鮮水師的覆沒,導致李氏朝鮮南部沿海的防線開始崩潰,而南原都護府周圍的李氏朝鮮守軍們也陸續逃離崗位。

使得南原都護府頓時成為了一座孤城,城內的守軍以明東征左副總兵:楊元,所率領的3千明軍為主,其次就是李氏朝鮮忠清左道防禦使:李福男,率領的5千李氏朝鮮軍駐守在此。

8月16日,在三路倭軍的強勢猛攻之下,城內守軍出現崩潰現象,危難時刻明東征左副總兵就讓李氏朝鮮忠清左道防禦使與自己一起撤退,但遭到了拒絕。

隨後城破,明東征左副總兵逃了出去,往李氏朝鮮王國北部忠清右道撤退,其餘將領全部陣亡!

眼見明東征左副總兵鎮守的南原都護府失守後,明大寧總兵也放棄了全州府北撤回京畿右道漢城府。

待明東征左副總兵成功突圍回到了京畿右道漢城府王京時,立馬就受到了明廷和李朝的極大不滿。

但是得知情況危急之後,明備倭總兵:麻貴,即刻將各地的駐守兵力召來守衛李氏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