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張大隗的建議(2 / 2)

而且,他也知道,火器這東西如果發揮好了,會改變戰爭史的走向的。

他對於少年營的改造,有點類似於後世的近代軍隊。

但是揉合了大乾軍隊的許多特點,屬於彆樹一幟的存在。

按照他的預想,少年營是以長矛手和火銃手作為主力的。

誰用的是縱深線列戰術,中間是騎兵或者長矛兵,兩翼是火銃手。

比例大致為一比一。

但是非常現實的情況是,即便是葉渡準備了很多材料,目前以清河的力量,也很難再短時間內打造那麼多火器。

根本完不成葉渡設想的比例。

所以他隻能降低對於武器的要求,有多少火器就使用多少火器。

沒有火器的士兵,就暫時使用同等重量的鋼筋。

同時,按照鐵匠鋪給他上交的生產計劃來看。

大約兩三個月的功夫,就可以再次列裝一百餘支火銃,雖然訓練和戰鬥中會磨損不少,但是也可以勉強配合長矛手作戰了。

因為目前少年營的人數比較少的緣故,縱深不可能達到後世恐怖的五六列的地步,但是搞一下三列還是可以做到的。

因此,他跟張大隗他們商議和模擬過後,決定將少年營分為三個部分。

分彆是火銃手,長矛手和刀盾手,將來條件允許再配備一些騎兵。

當然,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很長一段時間內,主力會是長矛兵,作戰時居於核心位置,長矛兵居於兩翼。

按照推演來看,少年營作戰的時候,要對線列戰術進行相當嚴格的遵守。

和敵軍接觸,如果他們的行軍速度比較慢,則使用火銃進行多排輪射。

如果敵人的衝鋒速度比較快,則在較遠的距離不允許開槍,要在三十米到五十米的距離,直接齊射。

當然,為了應對敵人的遠程火力,每一個名士兵都要配備防爆服。

同時火力單位設計之後,長矛兵會立刻以相當密集的隊伍發起衝鋒。

而火銃手也會將準備好的塞入式刺刀插入火銃之中,變火銃為長矛兵,與長矛兵一道衝鋒。

不過這段時間的編訓,葉渡自己還在摸索的時候,張大隗卻似乎領悟到了什麼。

這一日,在軍事會議上,張大隗忽然起身說道,“東家,我有一些建議想要說一說。”

眾人都非常疑惑,往日裡悶葫蘆的張大隗,今日這是怎麼了?

張大隗起身,便開始侃侃而談。

“如今咱們手下的部隊已經相當多了,單單是鄉勇就分為好幾股,六龍梁鄉兵,白洋澱鄉兵,百穀堡鄉兵,清河鄉兵。”

“至於商隊也有隨行的護衛隊。”

“王猛子這邊兒有一支保持著較為高效機動性的義軍。”

“至於主力咱們有賞金客,有靖安府。”

“同時商隊還有數目眾多的護衛隊。”

“在外人看來,我們就是龐然大物。但是我想,就目前來說,大家心裡應該非常清楚。”

“雖然每支部隊,都歸屬東家調遣,但是各部隊的編製不統一,戰法不一致,這些部隊說到底是散沙一團。”

“就目前的狀況來說,小規模的敵人咱們尚且可以應對,諸如各地的民亂,山賊的入侵,但是大規模的戰事呢?”

“就我們目前的這種配合度來說,輕者讓敵人輕而易舉地退走,重者可能三軍直接潰敗。”

“所以我建議,咱們應該對軍事製度進行改革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