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整合(2 / 2)

基本上都是一些數據的羅列,一些戰法戰術的描寫,兵員的配置之類的內容。

但是沉下心來看了一陣子,總算是明白了個大概。

他心中暗暗稱讚了一番張大隗,此人做事情確實頗為用心,難怪葉渡對他如此的欣賞。

將手中的冊子又遞給了劉向和司馬先生看了看,二人的表現跟蘇燦如出一轍,都頗為震驚。

不過他們看完之後,卻沒有交給底下的武將。

為何?

因為在場識字的武夫,剛才幾乎被一波帶走了,現在剩下的雖然認字,卻一個個低著頭,連腦袋都不敢抬。

此時,張大隗繼續解釋道,“我這份冊子,是參考了東家的少年營的設計而做的,當然,也總結了大乾軍隊的編製等內容,結合我們的兵力不多,進行了新的設計。”

“目前葉家所控製的兵馬分為三種,靖安府,鄉勇,義軍。”

“而鄉勇又分為六龍梁的一支,白洋澱的兩支,州城的一支,清河的一支。”

“此外還有東家的賞金客。”

“這些部隊,各有統屬不說,實際上他的編製不一樣,數量也有著很大的區彆。

人數多的,有兩三千人,人數少的隻有幾百人。

這樣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問題。

此外便是兵種問題,除了賞金客和靖安府有些騎兵之外,義軍和鄉勇幾乎隻有三個兵種,長矛手、刀盾手、弓箭手。

單一也就算了,而且打起仗來亂糟糟的。”

“這些問題不改是不行的,我覺得我們可以將各部整合起來,編訓一支大軍。”

“長矛兵為主力中堅,作為我們的核心力量。”

“刀盾兵為三軍先鋒。”

“訓練充足的弓箭手,為隊伍提供遠程火力。”

“輔兵和工兵,各部隊都有些,全都放在一起,訓練為輔兵,為軍隊提供後勤上供應。”

“鑒於目前的情況,改革可以一步步走,每個月將三軍集中兩次,留下部分兵馬留守,大部隊集中訓練。”

“同時改變固有的編製,各兵種集中起來,軍官重新選定,分彆為.........”

張大隗的語速並不算快,講解的內容也是通俗易懂。

在場眾人連連點頭。

張大隗的兵員安排,編製改革,除了弓箭手之外,其他的變化其實並不算大。

也算是資源的充分利用。

眾人聽了一會兒,就徹底明白過來了。

那就是張大隗覺得,目前葉家的兵力過於分散,沒法打大規模的戰鬥,真的遇到大規模的敵人,大家到了戰場上就是一團散沙。

所以各地的鄉勇、義軍、靖安府要集中起來訓練,以應對未來的變化。

同時抽調各軍的刀盾手、弓箭手,提升這些稀有兵種的整體打擊能力。

如今葉家的兵馬不算特彆少,但是限於大家各守一方,獨立作戰,實力並沒有多大的提升。

平日裡鎮壓地方,打擊一下土匪、起義軍還可以。

但是一旦遇到大規模的敵人,正麵硬碰硬肯定損失慘重。

而目前葉家又拿不出錢來搞什麼地方衛戍部隊和常備軍這種操作,隻能對現有的軍事力量進行整合。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