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退的速度,肯定比來的時候要快很多。
因為不用考慮軍隊的隱蔽性,甚至為了誇耀戰果,要特意走官道。
而且本身伏擊的距離就離著滄州城非常近,哪怕是到了夜晚,也可以繼續趕路。
一條綿延了不知道多遠的隊伍,舉著火把,直接在管道上行進,猶如一條望不到儘頭的火龍。
回到滄縣城外答應的時候,已經是半夜了。
不過這個時候,大營之中,依然是一片燈火通明。
葉渡和司馬先生他們早就在使者的口中知道了前線的戰果,知道了葉家軍大獲全勝,所有的賊人幾乎一個都沒有逃跑。
葉渡直接沒法睡覺了,司馬先生直接帶著人準備凱旋的食物。
畢竟出征在外,兄弟們不容易。
連刺史都驚動了,因為葉家軍這一戰,會極大地震懾那些宵小之徒,告訴他們滄州可不是好惹的。
所以根本不用葉渡開口,他就遊說了滄州城中不知道多少富戶,該送糧食的送糧食,該送牛羊的送牛羊。
主打的就是一個鑼鼓喧天,聲勢極儘浩大。
屠夫將新送來的牛羊,直接掛在架子上,一棍子砸到腦袋上,就開始掏心掏肺,準備給兒郎們做大餐。
而司馬先生見刺史那麼上道,便開始準備迎接上萬人的俘虜。
儘管這些人出身不行,甚至是蕩天軍的偏師。
但這都不重要了,有著豐富經驗的司馬先生,會將他們一分為多分,聽話的直接安排在腹地,分配給他們土地,房屋,種子,耕具,讓他們成為滄州治下的順民。
不聽話的不老實的,就送到白洋澱去治理鹽堿地,開墾荒地。
最不聽話的,會直接扔到小島上,讓他們乾苦力,如果完成任務,就送到島嶼上些吃食,不聽話就等著死亡。
俘虜中優先安排的聽話分子,在安頓好之後,會迅速融入到滄州的生產生活中來,這是極端重要的工作。
畢竟上萬人之中,能聽話的起碼有大幾千。
他們的加入,會在小範圍內增加葉家治下的人口。
對於眼下災害頻發的滄州,以及在危機中不斷成長的葉家來說,每個千數級彆的人口都非常重要,已經足夠讓司馬先生親自安排,葉渡時不時地問起來了。
當然了,除了普通的青壯和老弱之外,還有很多人會區彆對待。
葉家有著豐富的管理經驗,自然不會吃虧。
比如說,那個一肚子鬼心思的鐵甲男,還有那個有著雄心壯誌,準備帶著一家子流落海外,去征服扶桑的鄧夫子。
鄧夫子是最倒黴的,他本來是想要趁亂逃走的。
畢竟在數千人的隊伍之中,他們這一家子並不算是很突出,但是張橫這家夥卻是地地道道的江洋大盜出身,一看這白白嫩嫩的老夫子,穿著一身破舊的衣服,如此的不合身,就覺得這老東西肯定是條大魚。
所以毫不猶豫地親自抓捕,結果一抖快散架的老東西,還掉落了起碼幾十兩銀子。
鄧夫子再次失去了自由,直接想要自殺。
但是當心善的張橫直接將刀遞給他的時候,這老夫子直接崩潰了。
當然,眼下這些人葉渡他們肯定是沒有心情搭理的。
他們的重心在己方的將士身上,在這些俘虜大眾身上。
等到接風洗塵的時候,劉向作為文職代表,則向葉渡仔細彙報了戰鬥情況。
葉渡本身有屬於自己的細作大致彙報了一二,而此時又仔細傾聽了劉向的視角。
葉渡最後總結之後得出來一個結論,那就是亂世之中,不要小瞧任何一支冒頭的賊人的情報能力。
他們或許表麵上有幾千人,甚至上萬人,這些人看起來並不可怕。
但是實際上,這些表麵實力隻是冰山一角。
在暗地裡,他們有大量的人員充當細作,有大量的官員、百姓為他們奔走做事,搜集物資等等。
而相比之下,葉家在各方麵做得已經非常優秀了,但是情報體係還是相對比較薄弱。
蘇燦的乞丐細作們,以及葉家軍的斥候雖然發展迅速,但是還是有缺點。
就比如說,這一次敵軍竟然派了偏師偷襲己方後方,而我軍在掌控著無人機的情況下,都沒有發現。
這讓葉渡意識到,自己有必要建立專業的情報係統和斥候體係。
當然,還有騎兵。
騎兵雖然從始至終沒有正式參戰,但是他們給敵軍造成的強大威懾力,是毋庸置疑的。
聽劉向描述,當張大隗派出了騎兵,準備從右翼配合火銃手給對方致命一擊的時候,敵人徹底放棄了希望選擇了投降。
而說起火銃手,葉渡則不得不感慨,那就是火銃兵從訓練開始到至今,他們一直表現得非常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