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葉渡是以家族企業模式管理清河的。
這種家族式企業模式,有諸多優點,比如超強的凝聚力,決策迅速以及長遠的視角。
尤其是家族成員之間存在血緣關係亦或是緊密的感情聯係,這使得葉家可以形成以葉渡為核心的共識,幾乎沒有內部矛盾。
在麵對困難時,大家可以團結一致,共同應對。
這也是葉家在很短時間內發跡的原因之一。
但家族式企業也存在諸多缺點,比如性彆問題,在這個時代,女子終究是有著諸多不便的。
再比如,便是人才問題,葉家終究是寒門小戶,除了葉渡之外,都是女子,不像是大家族,可以源源不斷為事業輸送人才。
再次,也是最核心的問題,便是規模問題,當葉家作為一個組織,規模越發的龐大時,就必須改變管理模式,引進人才。
但以目前的規模來看,單純地引入人才,引入各種經過葉渡改良的管理模式,也存在諸多問題。
那就是底層人員的管理問題,權利的延伸是需要成本的,越往下成本越高,所以自古有皇權不下縣的說法。
其實葉渡也麵臨這個問題,想要將權利的觸角深入到基層,簡單地擴大管理人員,也就是官吏,隻會增加成本。
但是今天牛村長的出現,給葉渡提了個醒。
既然走正常的方式難以實現有效的管理,為什麼不晚點非常規操作呢?
比如說擁軍團這種組織。
這種非正式組織,首先他可以接受自己的領導,但同時他又不需要葉渡投入多少成本。
而他的作用便是可以融入到民眾之中。
當他像是細胞一樣源源不斷的分裂下去的時候,無數的百姓會受到他的影響。
“縣令大人,我們村有威望的人的都在這了,您給大家夥再講講。”
相信每一個願意為葉家軍效力,但是卻缺乏勇力和機會的人,都非常動心葉渡的想法。
這位村長在村裡遠遠地叫了一聲,幾乎村裡的鄉親就都站起來了,逼得他不得不重新選拔了一番,才將人帶了過來。
“好!”
因為是第一次嘗試,葉渡也有些拿不準,所以仔細盤算了許久,才給大家講解起來。
好歹是上過學,加入過少先隊的精英人員,後來又在社會上被磨礪了多年,對於什麼叫做組織、組織的架構、運行、內部的管理都有一定的了解。
深入淺出的一講,大家基本上就都明白了。
其中有個八十歲的老太,有些疑惑道,“縣令大人,我怎麼聽著您說的這個擁軍團有點像是摩尼教,那藍眼卷毛怪還送鄉親們雞子,我信了好些日子呢。”
葉渡聞言,直接笑了起來,原來送雞蛋這事兒竟然這麼有傳統了。
當下解釋道,“咱們這個擁軍團可不送雞蛋,而且咱們跟他們拿東西不是一回事兒。他們是打著善良的幌子,變著法的剝削大家夥。而且對於成員也是來者不拒,什麼人都收。”
“但是咱們是有章程、有原則的,不符合咱們擁軍團條件的人,咱們是堅決不收的。而且想要加入擁軍團,要有三個以上的團員推薦才可以。”
“咱們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到完美,要寧缺毋濫。”
“咱們的目標跟摩尼教完全不是一個概念,我們的發展方向也不一樣。”
另外一個白發老者問道,“那縣令大人,咱們的目標是什麼?”
葉渡想了想,說道,“咱們的目標長遠來看,就是推翻鄉親們身上的四座大山,讓大家住得起房子,有農田可以耕種,孩子可以讀書,老人可以有依靠,結束大乾內憂外患,被人欺負的悲慘境地。”
“短期來看,就是要大家吃飽飯,可以在這個世道活下去。”
“當然,咱們大乾的處境目前很不好,天災不斷,貪官汙吏橫行,僅憑我們現在的力量,改變這一切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我們需要一步一步去踐行我們的目標。”
“這樣來看,我們就必須招收那些不愛說空話,踏踏實實的人。”
牛保田感慨道,“縣令啊,您找我們可算是找對人了,咱們莊稼人,彆的不行,就是做事情他是。”
村裡又有人問道,“咱們村有人口三千,那招收多少成員呢?”
葉渡考慮了一番之後說道,“作為火種,沒有必要太多,三千人的村子,有三十個成員就足夠了。”
牛保田說道,“縣令,大家都是願意舍棄性命跟您乾的,您隻要三十人,是不是有些太少了。”
葉渡說道,“這話說得不對,大家不是舍去性命跟我乾,是為了自己,是為了天下千千萬萬跟自己一樣受苦受難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