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後世特彆喜歡刷視頻平台的小視頻,對於什麼高爐、平爐、焦炭、鼓風機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
大致的構造和原理,他也知道一些。
要不然,葉渡也不可能手搓出噴子來。
不過這畢竟是係統的工程,想要落實出來,還需要一段時間。
但是有一條,葉渡是可以告訴大家的。
那就是葉家軍眼下最需要的是什麼鋼鐵,什麼武器適合什麼樣的鐵。
說哪種刀最適合戰場,其實沒有定論,一切都是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後世的時候,網友們經常誇讚,什麼大馬士革刀,扶桑刀之流。
甚至於將大名鼎鼎的唐刀都踩在腳底下。
這其實並不能怪中國刀無能。
要知道,華夏武器的發展方向跟他們壓根就不是一個概念。
無論是扶桑刀,還是大馬士刀,講究的是人走刀還在,刀傳上百代。
這東西的產量極其的低,以他們的生產力,根本生產不了多少。
華夏的武器,講就的是質量和數量的均衡。
而且對於成本的把控也非常嚴格。
隻有這樣,才能武裝到千軍萬馬,實際的情況是,華夏不是生產不出來高端武器,而是這東西造價太高。
所以,對於如何生產武器,生產什麼樣的武器,葉渡還是了如指掌的。
他誇誇其談的跟大家啟蒙著,告訴大家什麼叫做量大、質優、廉價,什麼叫做包鋼法、什麼叫做夾鋼法。
這些東西,聽起來是鋼,核心還是靠鐵。
但是完全不考慮質量,也不可能。
葉渡在大乾軍中服役很長時間,他很清楚,除了火器這種高端武器之外,其他很多武器的設計理念、構造都非常先進。
但是很多武器的生產,隻有數量,沒有質量。
甚至於經常會出現,弓箭手蹦斷了弓弦的情況。
而刀槍也動不動就生鏽,比如某個地方爆發叛亂,大家打開府庫,發現裡麵的武器早就生鏽不能用了。
士兵拿刀子,還不如百姓拿鋤頭的情況,比比皆是。
由此可見,在數量和質量上,取得一個平衡,並不是很容易。
這是葉渡那個時空封建王朝,花了很多年都沒探索非常好的道路。
葉渡今日將他們叫過來,就是要商討出一個葉家軍未來武器的發展方向。
葉渡總的思路,就是沒有必要讓武器追求多鋒利,也沒有必要多精美,但是必須在保障可以大規模生產的基礎上,儘可能的保障質量。
尤其是說到火銃的時候,葉渡著重強調了。
咱們的火銃生產五十隻,就必須五十隻都能像,而且必須要能射出彈丸一百發以上。
第二個例子,一把士兵常用的戰刀,起碼要能用兩年以上。
“主公,您這個要求確實很高啊。”
大家剛一開始聽主公的講解,還有一種撥雲見日的感覺,覺得葉家軍的武器發展,大有可為。
可是後來主公提到了質量的時候,大家都蒙了。
因為他們發覺,主公的要求之下,以葉家軍目前的能力,壓力是極大的。
“大家有沒有信心呢?”
葉渡目光灼灼的看向在場的每一個人,期待的問道。
眾人麵麵相覷,最後管理生產比較多的劉向起身,緩緩的說道,“主公,您的要求,我們是可以做到的,也可以要求葉家體係之內的每一個作坊都做到,但是這樣一來,咱們的效率會大大降低。”
葉渡緩緩的點頭,“生產效率低一些,沒有問題。”
“一來,現在有很多的百姓需要安置,我們相當於給他們創造了就業環境。”
“但是質量這個問題必須有保證,從煉鐵這個環節,就必須嚴格把控,練出來的鐵,如果都不合格,後麵的一切都是白瞎。”
“後續,我們可以逐漸提高技術,畢竟我剛才給你們科普的那些新技術,你們不能當耳旁風聽聽就算了吧。”
眾人頓時感覺壓力山大。
不過大家又都很清楚,主公說的沒有任何問題。
最起碼的一點,無論是什麼武器,都離不開鋼鐵。
如果鋼鐵的質量有問題,不論是葉家軍有多少工匠,有多少優秀的工匠,都打造不出合格的武器來。
以前葉家軍龜縮於滄縣,規模小的可憐的時候,主公有渠道購買優質的鋼鐵,但是那個數量很低,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現在人多兵多,講究一個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
但是大家心裡又很清楚,要想到鋼鐵質量過關,又談何容易?
雖然主公在給大家科普的時候,說的非常淺顯易懂。
可是鐵說到底還是個非常專業的技術活。
這東西第一講究基礎,第二需要工匠,第三還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甚至於對於鐵礦石這原材料還有莫大的要求。
想要辦好這件事情,永遠都是有可以改進的地方的。
葉渡見自己手下的幾位夫子頭一次神情如此凝重,便笑著說道,“其實你們不必如此緊張。”
“我剛才也說了,不要求你們一下子就搞的多好,搞出多少數量的好鐵出來。”
“咱們一步步來麼,你們需要多少錢糧,都可以跟我申請。”
“你們覺得哪裡有好的工匠,也可以派人去挖。我會給他們滿意的酬勞。”
“咱們現在跟之前不一樣了,咱們有數之不儘的百姓,你們一定要牢記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多讓老百姓幫忙,多汲取百姓們的智慧。”
“眾人拾柴火焰高,隻要方方麵麵齊心協力,我相信不論是質量,還是數量,總會有一個逐步的改善。”
“而武器的改進,不僅可以讓我們麵對起義軍,麵對山賊,潰兵的時候占儘優勢,真的麵對異族的時候,也讓我們有一拚之力不是。”
“我想大家應該都清楚,我華夏兒女,最初在麵對異族的時候,靠得就是我們的技術。”
“現在為什麼異族敢在我們麵前這麼跳,最主要的一個原因,還不是我們的技術逐步停滯不前,而他們又從中原搞到了足夠多的工匠,在技術上跟我們持平了嗎?”
“一旦我們的技術跨步式的發展,他們拿什麼跟我們爭鋒呢?”
眾人起身行禮道,“此事我們會儘力去辦,但免不了主公的指點和幫襯,到時候主公切莫嫌棄我等多事。”
葉渡笑著說道,“無礙,無礙,多溝通是好事,我負責提綱挈領,你們負責執行,隻要路線沒錯,一定能成功。”
“還有我剛才說到了百姓,你們一定要放在心上,百姓的智慧是最偉大的,我們可以訂立一項製度,專門刺激那些發明創造的人,不論是誰提供了貢獻,小的進步可以給一萬貫,大的進步,咱們可以給三萬貫。”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下去執行吧。”
眾人頓時眼前一亮。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麼多錢,彆說是百姓,他們都動心了。
不知不覺間,眾人已經開始摩拳擦掌,準備大乾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