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一槍和第二槍(1 / 2)

葉大娘哼了葉渡一聲道,“哼,看不起誰呢,當初要不是瞎了眼嫁給你爹,我現在沒準兒還是個官夫人呢。”

見葉渡弄完手頭活又準備出門,老太太便抓緊時間給他做了鍋盔。

所謂鍋盔,就是一種跟鍋蓋似的大餅,梆硬梆硬的。(ps:不是圍爐鍋盔)

葉家是從關中搬遷而來的,自然會做。

這東西葉渡在軍中吃了好幾年,是聞一聞都能吐的食物。

不過鍋盔攜帶方便,而且還很抗餓,絕對是出門攜帶的首選之物。

此外鍋盔還有個意想不到的優點,那就是鍋盔一般是兩個一組,每個鍋盔可以鑽兩個眼,用牛皮繩係好。

一旦遇到突然的戰事,鍋盔可以前胸、後背各搭一個。

比傳統的鎧甲還好使呢,一般的弩箭都射不透。

當初葉渡在軍中的時候,跟著兄弟們冒著敵人的箭雨前進,經常薅前胸鍋盔上掛著的弩箭還擊對手。

他都懷疑諸葛亮的草船借箭,可能是看了史料,知道士兵有用大餅借箭的先例。

因為鍋盔的曆史悠久,從大秦時期就有了。

葉大娘看著葉渡熟練地把鍋盔掛在身上,瞬間想起了當初在灞橋送著小兔崽子出征時候的場景,眼淚瞬間流了出來。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他爹的名。

他爹有病重,自然得讓十三歲的葉渡的參軍,這一去就是五年,連個口信都送不回來。

不知道怎麼的,看著這臭小子把一把把黑漆漆的珠子往褡褳裡塞的時候,葉大娘感覺心口有點打鼓,一種危險的知覺自然而然的就來了。

便拽住葉渡的袖子問道,“兒啊,你這是乾啥去?做生意不至於帶這些玩意吧?”

葉渡也沒有隱瞞,而是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娘,這賣螃蟹隻是一時的生意,天那麼旱,支撐不了幾天就得停,我準備做個新營生。”

老太太就知道葉渡沒憋好屁,連忙道,“什麼營生?你跟娘說說,娘給你參謀參謀。”

葉渡在老娘耳邊小聲說了就,老娘頓時臉都白了。

原來葉渡是準備兼職去做賞金客。

在河北道者地界,毗鄰雜胡,本來就容易混入探子,再加上近幾年鬨災,不少人淪為汪洋大盜。

所以朝廷的城牆上貼滿了懸賞告示。

葉渡昨日去了趟鎮上,起碼看到了三四十張。

這些懸賞對彆人來說,可能是廢紙一張,但是對於葉渡來說,可就不一樣了。

他是乾什麼的?

他這輩子在軍中做過斥候,混過黑冰台,後來更是平步青雲,做到了都虞候,乾的就是搜集情報,分析情報,尋找細作的事情。

而上輩子,先不說他戰場經驗豐富的老大,就他自己,乾保安那兩年,你彆管是送外賣的小哥兒,發傳單的銷售,還是乾傳銷的騙子、網上的通緝犯,他這雙招子一眼就能看出來。

所以葉渡準備乾點能賺銀子的活。

為啥呢?

因為有了高額的收入,可以掩蓋他利用係統做二道販子,搞錢的事情,可以形成正向循環。

沒有根本的搞錢,利用商城,隻能讓人家懷疑自己是沈萬三,有聚寶盆啥的,回頭死的不明。

為了成事兒,他還專門搞出了噴子。

到時候遇到江洋大盜亦或是朝廷的通緝犯,能抓就抓,不能抓就直接噴他。

葉大娘倒是不懷疑葉渡的身手,不過聽到兒子又要去犯險,自然免不了一通埋怨,但是兒子做什麼,她向來不乾預,隻能心裡犯愁。

葉秀寧第一次見到噴子,不知道這玩意有多恐怖。

“大哥,你這兩個黑漆漆的棍子是乾啥的?”

“這叫山上一號,是我研製出來的火器。”

說著,為了讓老娘放心,專門去後院拿來一塊石頭。

然後瞄準!

擊發!

砰!

密集的鋼珠打在石頭上,將一塊好生生的勢頭炸得四分五裂。

“我的天啊!這麼猛啊!”葉秀寧嚇得臉色發白,但旋即就一臉興奮道,“大哥,能不能給我一把?我去把趙家莊的畜生,全都滅了。”

“去去去,這麼厲害的家夥式肯定越少越好,給你做一把讓人搶過去,對付你大哥怎麼辦?”葉大娘瞪了二妹一眼。

葉渡笑著說道,“回頭我做把小巧的,給你防身。”

說完就扛著鍋盔,背著他的山上一號,腰裡挎著刀,騎著馬威風凜凜地出門了。

一溜煙出了村口,村子裡的婦人甚至沒來得及瞻仰一下村正的雄姿,就看不見了。

“老葉!老葉!”來到此行第一站,還沒進村,就有人迎了過來。

“籲!”葉渡勒住了戰馬。

“聽說牛二那畜生,給你們村發了糧了?”一個穿著長衫的書生攔住了葉渡的去路,站在馬下,一臉羨慕的說道。

蘇燦,葉渡在關中小時候的玩伴,小時候還一塊搶過人家的新媳婦。

在葉渡的指使下,摸了人家的身子,本人家新郎官追殺了十幾條街。

後來改邪歸正,好好讀書,得了功名,中了秀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