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什麼都彆想了(2 / 2)

林茵在講台上講的很認真,聽眾們在台下聽得也很認真。

上午半天不知覺的就過去了,而下午半天剛開始沒多久,一轉眼居然也過去了。

對於無比渴求糧食豐收的訣竅的農民們來說,一天的培訓遠遠不夠,好在縣裡給安排了兩天的時間。

第二天林茵除了講解前一天的內容要點之外,還補充了一部分的內容,不僅講了水稻的種植竅門,還順帶講了一下麥子的種植竅門。

轉眼間,第二天培訓也過去了。

可是前來參加培訓的農民代表們還有些意猶未儘,強烈要求縣裡再加一天的培訓。

難得平日裡在黃土地上刨食吃,大字都不認識一個的泥腿子們有著這樣積極的學習熱情,縣領導大手一揮,那就再加一天的培訓吧!

林茵原本計劃月底最後兩天回鎮上,可是縣裡領導都發話了,她隻得將自己的時間擠了一天出來。

三天的培訓一結束,已經是月底的最後一天。

月底最後一天是交貨的時間,旁的事情林茵全都顧不上了,她一大早的就起床來,去了汽車站,乘車回鎮上。

回來鎮上之後,直接去了她在鎮上買的那處小院裡。

交貨,其實也不難。她空間裡麵的土地不是一般的高產,且三天的時間就能收獲一次,另外她空間裡麵的那個加工作坊也是好用的很,稻子從那台加工機器的入口倒進去,眨眼的時間就能有

大米從加工機器的出口流出來,麥子從機器的入口倒進去,眨眼間麵粉就能從機器的出口出來……

大米和麵粉她老早就已經備好貨,用棉布袋封裝成一袋袋的堆在空間裡,隻需要在交貨之前從空間裡搬出來就好。

讓她有點棘手的是豆油。

雖然說有了空間裡的那台加工機器榨油很方便,大豆倒進去,眨眼就有豆油流出來,可是這榨出來的油沒地方放啊。

空間裡隻能製作布袋這樣的封裝工具,顯然布袋是裝不了油的,所以榨出來的油隻能現在那台加工機器裡麵暫放著。

林茵之所以要用兩天的時間回鎮上交貨,所為的不過就是想找一個妥當的裝油的容器。

雖然她之前讓向玉給向紅軍寫信的時候提到過讓向紅軍注意多準備一些油壺,可將油裝進油壺之前,她總得先找個大型的容器將空間裡麵的豆油給轉移出來吧!

這天林茵從縣裡趕回來鎮上時,已經快要到中午。

她來到她在鎮上買下的這處房子裡麵,先是將備好貨的用布袋一袋袋封裝好的大米和麵粉在空房間裡堆好,然後就開始想辦法解決裝油的容器。

這個年代,好像也沒什麼大型的裝油的容器,至少她穿來一年的時間裡都沒怎麼瞧見過大油桶之類的東西。平日裡老百姓們炒菜放油,一平勺的油能分成好幾頓來吃,一個小油壺的油能吃幾年,根本用不著什麼大油桶來裝油。因為不常用,所以供銷社裡也沒有油桶賣,所以從

市麵上買容器是行不通的。林茵開始琢磨著,能不能用個常見的東西改成一個油桶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